第24章 龍卷風

我很快就找到了要幹的事,這是我對高波提過的那種只是拯救和造福生命,而決不能用作軍事用途的研究:預報龍卷風。去年夏天與江星辰在那個小島目睹龍卷風,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探測宏電子空泡的光學系統運行時,我看著屏幕上清晰顯現的大氣擾動,曾經靈機一動,想到這個系統也許在龍卷風預報中取得關鍵性突破。現在,氣象學界對龍卷風生成的空氣動力學機制已有了深刻了解,建立了龍卷風生成過程的完善的數學模型,將這個模型與空泡探測系統觀測到的大氣擾動結合起來,就能夠判斷出可能發展成龍卷風的大氣擾動,進而預報龍卷風。

高波解決了這個項目最大的一個障礙:將空泡光學探測技術轉為民用。他與軍方聯系後,發現比想象的容易,因為這個系統與球狀閃電並沒有直接聯系,軍方很快同意轉讓技術。

高波從總裝備不回來後,讓我直接同研制空泡探測系統的兩個單位聯系,他們分別是系統的軟件和硬件部分的研制者,都是地方機構,現在與基地已沒有任何關系。我問高波基地現在的情況,他說自己知識與總裝備部的項目管理部門打交道,從來沒有與基地聯系過。他聽說基地的密級提高了許多,現在已與外界斷絕了一切聯系。想想現在的形勢,這是可以理解的,我也發現自己仍時時牽掛著他們。

我的研究進展很快,由於探測大氣擾動所需的精度遠小於探測空泡所要求的,所以那套光學探測系統拿過來就能用,而且由於降低了精度要求,探測範圍誇大了一個數量級。我哦要做的就是用適當的數學模型對已得到的大氣擾動圖像進行判斷,識別出有可能生成龍卷風的擾動(後來,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員習慣於將這種擾動叫做“卵”)。在我研究球狀閃電的初期,曾付出了巨大的精力鼓搗數學模型,這一段讓我不堪回首的彎路,現在看來並沒有白走,我在流體和氣體動力學方面建立數學模型的能力,在研究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使得龍卷風探測系統的軟件部分很快完成了。

我們在龍卷風頻繁出現的廣東省試驗這個系統,成功的預報了幾次龍卷風,其中一次是擦過廣州市一角的。這個系統中能提供10到15分鐘的預警,僅能夠在龍卷風到來之前安全地撤離人員,無法避免其他的損失,但在氣象學界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事實上,按照混沌學的原理,龍卷風的長期預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在忙碌的工作中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一年過去了。這年我參加了四年一度的世界氣象大會,並獲得號稱氣象學界諾貝爾獎的世界氣象組織IMO獎的五人提名最後雖然由於自立等原因最終沒能獲獎,但已經引起氣象學界的注目。

為了展示龍卷風研究的成果,這次大會的一個分會場——國際熱帶氣旋學術研討會專門選在北美大陸的俄克拉荷馬州進行,這裏是著名的龍卷風走廊,那部描述龍卷風研究者的電影《TWISTER》就是一這裏為背景的。

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參觀世界上的第一個實用化的龍卷風預報系統。汽車行駛在平坦的平原上,俄克拉荷馬州最常見到的三種景象:廣闊的麥田、牧場和油田交替在車窗外出現。在快到目的地的時候,陪同我們的羅斯博士吩咐將窗簾拉上。

“實在對不起,我們將要進入一個軍事基地。”他說。

我感到很掃興,是不是自己永遠也無法擺脫軍方和軍事基地呢?下車後,我看靠周圍大多是些臨時性建築,有幾座雷達天線,都包裹在高大的球形罩中。我們還看到一個車載得像天文望遠鏡的設備,顯然是一具大功率激光發射器,這可能是用作大氣光學觀測的。進入控制室後,我看到一排熟悉的墨綠色軍用計算機,操作人員身上穿這熟悉的迷彩服,唯一有些陌生的就是那個高分辨率的超大等離子屏幕,國內一般用不起這東西,都使用的投影儀。

大屏幕上顯示著大氣光學觀測系統采集到的大氣擾動圖像,這個成果的轉讓,讓高波的雷電研究所賺了一大筆。原來在小屏幕上看似平常的擾動圖像,放大這麽大竟是如此的壯觀,那紛亂的湍流仿佛一大群狂舞的水晶巨蟒,時而糾結成一團,時而四下飛竄,令人感到一種說不出的恐懼和迷惑。

“真想不到,看上去空無一物的天空也是這樣的一個瘋狂世界。”有人感嘆說。

還有更瘋狂的東西你們沒看到呢,我在心裏說,仔細地觀察著屏幕上那紛亂的擾動,試圖從中看到宏電子的空泡,當然看不到,但在這樣的大面積的圖像中肯定藏著不止一個,他們只能被另一種仍屬於絕密的圖像識別軟件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