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聯合行星大會(第2/3頁)

“即便如此,還是可能有人爭辯——也的確有人爭辯——說羅摩不過是一個失敗了的實驗。這種觀點認為,羅摩已經抵達事先設定的目標,但是控制羅摩的智慧生命卻沒有活下來。這種看法同樣非常頭腦簡單,它顯然低估了我們所要應對的生命體。

“我們所沒有考慮的,是非生物形態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佩雷拉博士的理論可信度很高,它與所有事實都很契合。如果我們接受這一理論,那麽,我們在羅摩內部所觀察到的生物,在不久前其實都還並不存在。它們的原型,或者說模板,都儲存在某種中央信息存儲區域裏,一旦時機成熟,就可以用現成的原材料將它們制造出來——可以想見,原材料就在柱面海的金屬有機物濃湯裏。這種技術仍然遠在我們自身的制造能力之上,但是在理論上沒有任何說不通的地方。我們都知道,不同於生命體,固態電路可以無限期地存儲信息,而不會產生丟失。

“所以羅摩正處在全面運轉的狀態,正在實現其建造者——不管他們是誰——的目標。從我們的視角來看,羅摩人本身不論是全都死去上百萬年了,還是他們也會被重新制造出來,並且隨時可能加入他們的仆人當中,這些都不重要。不論有沒有羅摩人,他們的意志一直都在逐漸實現——並將繼續被實現。

“已經有證據顯示,羅摩的推進系統仍然在運轉。要不了幾天,它們就會抵達近日點,根據常理推斷,到了那裏它將進行某種大的變軌動作。因此,我們很快就會有一顆新的行星——這顆行星將在我方政府享有管轄權的太陽系空間內運轉。不然的話,它當然也可以做進一步變軌動作,最終在任意距離上占據一條最終軌道。它甚至可以變成一顆主要行星——例如地球——的衛星……

“因此,各位代表,我們正面臨著各種可能性,其中有一些還非常嚴峻。如果繼續假裝這些生物必定是友善的、無論如何都不會妨礙我們,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既然他們來到我們的太陽系,那他們就一定有所求。即使他們只想要科學知識——想一想這樣的知識可以被用來幹什麽……

“我們目前所面對的是一種領先我們幾百年——也許幾千年——的技術,以及一種無論如何都無法與之接觸的文化。我們一直在根據諾頓船長傳回來的畫面研究羅摩內那些生物機器人——生機人——的行為,現在已經得出了一些結論,我們打算向各位公布。

“水星上沒有任何可供觀察的本土生命形式,這可算是我們的不幸。不過,我們擁有地球生命的完整記錄,並且從中發現了一種與羅摩驚人相似的生命形式。

“那就是白蟻群。和羅摩一樣,白蟻巢同樣是一個被制造出來的世界,其環境也受到控制。和羅摩一樣,白蟻群的不同分工依靠一系列特化的生物機器——有工人、建造者、農民——戰士。雖然我們不知道羅摩有沒有蟻後,但我猜想那座被稱作紐約的島嶼就承擔著類似的功能。

“要把這種類比推廣得太遠顯然就太荒唐了,在很多方面也並不成立。但是我之所以要這樣說,有以下原因。

“人類和白蟻之間可能有多大程度的合作和理解?如果彼此沒有利益沖突,大家還可以相安無事。可是一旦一方需要另一方的領地或者資源,那就沒有任何轉圜的余地了。

“幸虧我們的技術和智力,只要下定決心,我們每次都能打勝仗。可是有時候勝利來得並不容易,有些人堅信,從長遠來看,最終的勝利興許屬於白蟻……

“記住這一點,再想一想羅摩可能——我沒有說一定——會帶給人類文明的可怕威脅。萬一最糟糕的情況發生了,我們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加以防備?一點兒都沒有。我們不過是空談、猜測,寫了些學識淵博的論文。

“好啦,各位代表,水星做的可不止這些。根據2057年制定的《太空條約》第三十四章的有關條款,我們有權為保護太陽系空間的完整采取任何必要的手段,因此,我們已經向羅摩發射了一枚高能量核裝置。我們真心希望永遠都不必使用它。但是至少,我們現在還不至於束手無策——就像過去那段時間一樣。

“也許有人會批評說我們未經高層磋商就采取單邊行動。這點我們承認。可是在座的各位,有誰認為——恕我直言,主席先生——我們會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達成這樣的一致意見嗎?我們認為,我們的行動不僅僅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整個人類。總有一天,未來的人類將世世代代感謝我們的遠見卓識。

“我們認識到,要摧毀一件像羅摩一樣無與倫比的人造天體將是一場悲劇——甚至是犯罪。倘若有辦法避免這樣的悲劇,同時避免威脅到人類,我們願意洗耳恭聽。可這樣的辦法我們沒有找到,而時間正在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