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羅摩平原(第2/2頁)

諾頓一邊思索,一邊邁步沿著這道小型的谷地慢走,與此同時,兩位夥伴一直抓著系在他腰間、沿著斜坡連到上面的安全繩。他也不指望有進一步的發現,只想放縱自己好奇的心情。因為還有別的事情讓他擔憂,而那件事與羅摩裏無法解釋的嶄新程度無關。

走了沒多遠,那件事如雷電一般擊中了他。

他認識這個地方。他曾經來過這裏。這種經驗盡管並不少見,但即便是在地球上,或是與地球相似的行星上,也還是足以讓人不安了。大多數人偶爾都有過類似的體驗,通常人們對此並不多加理會,以為這只是記憶中曾被遺忘的片段,一次純粹的巧合——或者,倘若有人受到神秘主義的影響,會以為這是來自另一個心智的通靈體驗,甚至以為是看見了自己的未來。

可是羅摩從來都不曾有人來過。這裏竟有似曾相識之感——這真是讓人震驚。諾頓船長停下腳步,在這水晶般的谷底站了許久,努力理順自己的種種情緒。他那曾經秩序井然的宇宙觀已經被徹底顛覆,恍惚間,他瞥見了那些處於萬物邊緣、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被他成功地無視掉了的神跡。

緊跟著,他又感到無比的放松——常識又趕來挽救他了。那讓人迷惑的“似曾相識”之感退卻了,取而代之的是年輕時一段真實的、明確的回憶。

這回憶是真的——他曾經站在兩堵跟這裏一樣帶有陡坡的高墻之間,看著兩堵墻向遠方延伸,一直在前頭無限遠處匯於一點。不過那兩堵墻上都覆蓋著修剪整齊的草坪,夾在中間的是破損的石頭路面,而不是平滑的水晶。

這是三十年前的往事了,當時他在英格蘭休假。彼時諾頓選修了一門工業考古學的課程(選這門課,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個同學——諾頓至今記得她的容貌,卻忘記了她的名字),後來在理工科研究生當中獲得極好的人緣。他們探索過廢棄的煤礦和棉花紡織廠,爬過已成廢墟的高爐和蒸汽機,難以置信地察看原始(並且仍然危險)的核反應堆,還在經過修復的公路上駕駛過用渦輪機驅動的昂貴的老爺車。

他們見過的東西也不全都是真的,其中有很多在過去幾百年間遺失了,因為人們很少費心思去保存日常生活中的尋常物件。可一旦需要制造復制品,這些東西又會被人精雕細琢地制造出來。

於是,比爾·諾頓興奮地用鐵鍬把寶貴的煤塊鏟進一輛火車頭的鍋爐裏,讓火車以一百多公裏的時速一路狂奔,這火車頭雖然看起來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實際上卻比諾頓的歲數還小。不過,這段三十公裏長的大西部鐵路公司 [30] 鐵路的鐵路卻如假包換,盡管他們做了很多挖掘工作,才讓這段鐵路重見天日。

汽笛鳴響,他們一頭鉆進山裏,沖過濃煙滾滾、伴著火光的黑暗。經過一段出奇漫長的時間,他們又鉆出隧道,沖進一條深深的、筆直的坑道,兩側坑壁上覆蓋著青草。那段被遺忘已久的回憶跟此刻眼前的景象十分相似。

“怎麽樣,頭兒?”羅德裏格上尉呼叫道,“有發現嗎?”

諾頓把自己拖回現實,與此同時,腦海中一些被塵封已久的事情也浮了上來。這裏存在著謎團——沒錯,不過也許這並非不能為人類所理解。他曾經學到過一個教訓,盡管這教訓並不是他樂於跟別人分享的。不論如何,他決不能被羅摩所懾服。一旦如此,他必敗無疑,甚至會喪失心智。

“沒有,”他回答道,“下面什麽都沒有。把我拖上來——咱們直接去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