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1

姜元善小組的第一次隱形實驗是在中原基地的地下試驗室進行的,時間是他們“十一位聖鬥士”進入基地九年之後。他們先是花了三年時間學完大學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之後,何世傑做了一個相當大膽、不循常規的決定:不把這群孩子分派給其他資深研究者當助手,而是把他們單獨編為一個小組,以姜元善為組長。他認為在這種全新的研究中,飛揚不羈的想象力可能比經驗更重要。

幸運的是,這個賭注下對了。九年之後,正是姜元善小組率先取得了突破,雖然只是初步的階段性成果。

地下室的穹頂有四十米高,一個銀色球體懸在離地板三十五米處,被三根細細的繩索固定著。為了盡量減少吊繩對隱形性能的影響,他們使用的是碳納米繩,非常細,肉眼幾乎看不到。所以在眾人眼中,這個銀球是靜靜地憑空懸浮,就像懸浮在夢境裏。一台吊車升起吊臂,嚴小晨坐在吊籃裏,被緩緩送到銀球前。銀球門打開了,是類似照相機快門的旋開式艙門,當它打開時,銀球像極了一只眼睛,一只明亮聖潔的天眼,幽深的黑色瞳仁居高臨下,靜靜地俯瞰著塵世。身材玲瓏的嚴小晨因為距離較遠而變得更小了,像一位拇指仙女,正輕盈地飄到那只天眼中去。吊臂縮回,嚴小晨回過身,探身到“瞳孔”外,微笑著向大家揮揮手,然後又進去了;那只天眼也合上了眸子。

這只銀球是由姜元善小組的十一個人親手造出來的,對於他們原本毫無神秘性可言,但在此時此刻,它突然被賦予了夢幻般的美,神話般的美,美得讓人屏息和敬畏。銀球不大,直徑只有兩米。它那層能讓光線繞行的由超材料制成的外殼相當厚,所以,直徑兩米的銀球內部只有很小的空間,只能容納身材玲瓏的嚴小晨。

參加此次試驗的有姜元善小組的十一個人,還有研究所裏的其他小組:何小組(由何世傑親任組長)、劉小組、金小組和胡小組,共五十多人。他們都分散守候在主控屏幕或各個觀察點上。雖然銀球的上下左右前後布置了很多光學攝像機、紅外攝像機以及各種雷達(毫米波、厘米波、微波和米波,雙基站和單基站),但姜元善還想以肉眼觀測作為補充,他認為這才是最可靠的。

現場指揮是朱郁非、九年過去,這個小胖子瘦多了——姜小組繁重的工作起到了有效的減肥作用。此刻他正按照程序,依次詢問各觀測點和銀球中的嚴小晨是否已做好準備。二十六歲的姜元善與五十六歲的何世傑站在他身後。今天的姜元善完全沒有成功的喜悅,反倒是心事重重的樣子。

他指指天上,沉重地對老何說:“今天是咱們的第一次試驗,我估摸著它八成也趕來了,此刻正懸在咱們頭頂上呢。”

他說的“它”,當然不是指眼前的銀球,而是指九年前遭遇的隱形飛球。那以後,飛球再沒在中國出現。當然它不可能沒來過,只是沒有顯形罷了。這九年來它顯然沒閑著,從國外傳來的情報中,時刻能嗅到它遍布全球的蹤跡。中國的蚩尤工程,雖然執行了最嚴格的保密措施,但恐怕難以躲過它的眼睛。

在第一次專業會議上,主席曾估計,發現飛球應該比較容易,而制造它則比較困難。但研究的實際進程恰恰相反:在姜小組中,嚴小晨主要負責“制造”,到今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姜元善是負責“發現”這一項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取得真正的突破。

從姜的這句話中,何世傑能觸摸到小夥子的沉重心情。他笑著拍拍姜的肩頭,“不要急,相信你這邊也很快會取得突破,揪住那個隱形魔鬼的尾巴。”

朱郁非完成了詢問程序,回過頭征求兩位的意見,兩人都點點頭。小朱回過頭,鄭重宣布:“試驗現在開始。嚴小晨,啟動可見光消隱功能。”

五十多雙眼睛和二十四個鏡頭緊緊盯著銀球。銀球慢慢變得虛幻,變得半透明,然後突然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但看看各種雷達的屏幕,那個球體還好端端地停在原地。指揮大廳的工作人員都安靜地工作著,沒有人發出歡呼,但無形的興奮在人們的心裏躍動。只有姜元善搖搖頭,向老何指指銀球的背後,“可見光隱形有缺陷,沒能完全解決。”

何世傑點點頭——銀球雖然消失了,但其背後的一個圓形範圍內的景物有畸變,注意觀察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試驗總指揮下達第二道命令:“嚴小晨,啟動雷達消隱功能。”毫米波和微波雷達屏幕上的圖像也消失了,米波雷達屏幕上的球體變得模糊但沒有完全消失——顯然雷達消隱功能也不太完善,不能做到全波段範圍內完全隱形。不過,米波雷達本身也不能精確定位,所以屏幕上只是一邊界模糊、似是而非的亮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