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3章 遼陽易手(第2/2頁)

戰爭破壞了農業生產,難民大量逃竄,遼東不少地方連去年的秋糧都來不及收割。連‘革命軍’這種盡力保障底層人口的組織都在死人。建奴和明廷那種根本不管老百姓死活的地方,餓殍都是大批大批的化作屍體。

根據史書記載,滿清在遼東肆虐的十幾年,遼東人口大幅下降。後世的東北人其實都是從其他地方不斷遷移過去的。原本的遼東土著幾乎死絕。而這一歷史就在周青峰身邊不斷上演。

1616年的遼東糧食大幅減產,明廷也不再向被占領地運糧,可以想象這會的努爾哈赤肯定不滿足。奴隸制社會的管理極其粗暴簡單,女真人又不事生產,等搶掠來的糧食人口消耗完,嘗過甜頭的他們就會再次發動戰爭。

“等到二三月份天氣回暖,建奴必然攻擊遼陽。明軍現在士氣極度低落,遼陽根本守不住。等遼陽失陷,海州就是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周青峰微微閉眼,腦子裏浮現整個遼東地圖,“明軍那邊怎麽樣了?”

“楊鎬坐鎮山海關一直沒動靜,倒是杜松前出到了錦州,劉綎到了廣寧。遼東巡撫李維翰困守遼陽,一直在哀求後撤。明廷死活不許,卻又不給他補給。最近那家夥派了不少人來跟我們‘革命軍’接觸,似乎有意投靠。”

周青峰點點頭。李維翰被困在遼陽,雖然天寒地凍卻猶如被架在火上烤,極其難受。去年十月份那家夥就派人來聯系,卻不說要投降,反而要招撫‘革命軍’。周青峰懶得搭理這種蠢貨,根本不理他。等到現在要死要活的地步,李維翰也不顧上臉面,直接要求投降。

投降?

遼陽城裏能跑的全跑了,剩下幾萬老弱和舍不得走的世家大族。前者跑不動,後者對‘革命軍’視若仇敵。可若是把遼陽讓給努爾哈赤,也太便宜對方了。

按照‘革命軍’高層的規劃,鎖住蓋州是抵抗建奴入侵的底限。蓋州這個進出遼東半島的西大門絕對不能失守,一失守後頭一馬平川根本擋不住敵人優勢兵力的突擊。所以周青峰將蓋州北面的海州規劃為對敵鬥爭的前沿和戰略緩沖,撐不住才會退守蓋州。

若是把戰略緩沖繼續延伸到五十多公裏外的遼陽呢?

“鯤鵬,你派人去跑一趟遼陽,問問李維翰願不願意打一場敗仗?他若是願意打,我就允許他帶著點殘兵敗將和個人財貨撤離遼陽。他若不願意,那就等死吧。”

王鯤鵬立刻明白了周青峰的意思,“屬下明白,這就派人去辦。”

狗拉雪橇又嘩嘩的離開了海州城,周青峰則把自己的想法通報了在後方的徐冰等人。當天夜裏,被困在遼陽的李維翰就得到了周青峰傳來的消息。由於北有女真,南有少帥,他在遼陽就好像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

去年下半年,努爾哈赤就不斷派人來讓李維翰投降。這位遼東巡撫咬咬牙沒同意。可現在到了深冬,整個城市陷入絕境。每天都有大量被凍死的屍體從城墻上丟進外頭的護城河,他不得不考慮自己的後路。

不管是投蠻夷還是投反賊,李維翰其實都不願意。他對大明還是抱有極大幻想,可明廷死活不讓他走。等到周青峰傳來戰敗撤退的提議,這位遼東巡撫終於眼睛一亮——打敗仗撤退,朝廷總不能怪我吧?實在不行便是丟官罷職,總比送命強。

這一下真是一拍即合,李維翰當即派了親信到海州商談此事。周青峰允許他帶走部隊,官紳也可以離開。但財貨必須受限接受檢查,不許對城市進行故意破壞。必須給‘革命軍’留下足夠的好處,否則便是真的要攻城。

李維翰已經在遼陽待了半年,手裏也沒啥底牌。他很痛快的答應了周青峰的要求,把被困遼陽的明軍和官紳召集起來商議。他對眾人直言道:“‘革命軍’即將攻城,本官決意突圍,你們可願意隨本官一起走?”

城內的官紳早就得到消息,大家都已經認清形勢。北面的奴酋野蠻,南面的少帥剛猛,誰也不願意留下來等死,還是會撤離吧。雖然有人執意要把所有家產帶走,可李維翰壓根就不鳥這種要錢不要命的蠢蛋。

等到一月中旬,周青峰派了近衛隊一營高大牛部出擊遼陽,控制城門後監視李維翰的人撤離。近衛隊已經完成了二期五千人的擴編,一千多人的一營可謂是兵強馬壯,甲胄鮮明,和撤離的明軍乞丐有著天壤之別。

李維翰乘車出城時看到一隊又一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士兵,不禁長聲哀嘆道:“謬矣,謬矣,這天下要易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