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劑潛規則(第2/2頁)

醫生被說服了,他想了想,說:“這或許真的是職業病,這病我自己都治不了。”

“有趣的職業病。”她蹺起一只腳,紅色的高跟鞋上倒映出天花板的頂燈,“你知道為什麽我每次生病都跑這麽遠,專門來你這裏拿藥嗎?”

醫生在看自己開過的藥單,每一頁的筆記都淩亂嘈雜,像瘋子的思想:“或許是我這裏裝修得好吧,這些燈和地板都是我親自選定的高档貨。”

“不對,我去過別的診所,甚至中心醫院,不知道為什麽,他們治病的周期都那麽長,一場傷風感冒要吃一周的藥,錢也不少花——雖然我有醫保。”

醫生擡起頭,笑了笑說:“真的嗎?那我這裏呢?”

她有點兒撒嬌,那種眼神就像盯著自己的愛人:“你這裏可就了不起啦,不管是高燒、發炎還是重感冒,每次只開三天的藥,吃到第二天就完全好啦……”

醫生皺了眉頭:“第三天的藥還是要吃完的,不然復發的風險極高。作為醫生,因為懶得吃第三天的藥,我自己都復發過好幾次了。”

“我當然會嚴格按照你的吩咐,老老實實、準時準量地吃完每一顆藥丸。”她被逗笑了,“你們這些醫生,自己當了患者,還挺任性的嘛!”

他頭也不擡:“你的總結能力還挺強。”

“那是當然了,我是一個記者,還是幾家大網站的專欄作家。”她收起高跟鞋,仿佛有些害羞,“我只有在看醫生的時候才會穿這雙高跟鞋,你猜為什麽?”

醫生笑了笑,沒有回答。

“你猜嘛。”

“穿高跟鞋不利於病情的康復,我勸你還是穿休閑鞋或者運動鞋。”他有些局促,忽然又說,“恐怕要讓你失望了,我這裏是沒有新聞的。”

“你這裏肯定有什麽行業機密,方不方便一起出去吃個飯?”

他搖了搖頭:“不方便。”

“以後也行,我不著急,我給你我的電話。”

“從下周開始,我要去醫院做三個月的志願工作……”

“所以呢?”

“所以,以後也不方便。”

他胡亂地收齊了她遞來的紙片,上面寫著一串數字。

媒體

兩個月後,她接到了醫生的電話。

“記者校友,現在我這裏有新聞了。如果你來得晚了,它可能就是別人的了。”

江西一名大二男生在肺炎治療期間因單次服用過量非處方藥物,導致胃穿孔和急性腎臟衰竭。事發在深夜兩點左右,他因誤以為是消化不良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余生或只能靠透析維持生命。經調查,除了本身沒有遵從醫囑,醫生為他開出的藥物明顯也存在單次過量的情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該醫生因此被吊銷醫師資格證,終生不得從事診療活動,另外醫生還將面臨巨額賠償和一年以上有期徒刑。

他羞於重提自己的荒謬理論,每每想起,胃部就會無端刺痛。醫生則忙於奔跑在律師事務所和法庭之間,他在訴訟狀和其他出庭資料上的簽字無一不工工整整。

新聞出來之後,輿論界像蝗蟲一樣橫掃而過。學校宣傳部語重心長地勸誡在校的學子們切勿自作聰明;網絡陰謀論者譴責故意延長治療周期的藥劑潛規則;電視台批評了拿患者生命開玩笑的隨性醫生;報紙媒體重提了整個國家的醫療制度改革。不過發展至此,輿論已經沒有了初始的鋒芒。另有一篇論壇網的專欄文章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不過除了兩三個不痛不癢的感嘆性評論,它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那篇文章的核心如下:兩個悲劇是兩位天才之間碰撞出的火花——如果誰掌握了這座城市運行的秘密,城市詭異的運行定律就會把誰死死地按倒在地上。

我覺得這可能是蝗蟲過後留下的唯一將要持續永恒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