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邂逅科技時代的文學(第2/2頁)

最近我讀到王德威教授一篇關於文學的文章,其中講到,二十世紀第一個十年,梁啟超所在的時代,有上百部科幻小說。可笑的是,“五四”以後,科幻小說銷聲匿跡了。科幻代表著什麽?代表著想像與烏托邦,在一個有限的言論可能中投射不可能的事情。它有很多動機,比如隱喻的動機、社會評論的動機等。一九〇〇至一九一〇年中國就有科幻小說,一百多年以後,科幻潮似乎又到來了。科幻讓人無從預測,他們在文學上的新穎性特別值得珍惜。科幻是一個做夢的文學,是一種烏托邦。它不是亂想,而是基於一定現實的想像力。

王老師的這番話令我感慨。能夠在這麽一個特別的時代邂逅科幻,是一種幸運,因為我能夢到更多的世界。

韓松

二〇一三年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