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第2/4頁)

“但人們已不再理解他們。傳回來的信息都很艱澀而可笑。那些言語,那些動作。他們談論哲學,還要生育!新聞中心拒絕接管我們的材料。大眾已對他們不感興趣。老是千篇一律的東西,過時的陳谷子爛賬。他們要到什麽時候才能找到外星人呢?”

“別忘了,那可是在他們的時代裏想得出來的最佳方案。飛船速度太慢,人的生命有限。於是,青年男女科學家們自願結伴踏上航程,並在飛船中傳宗接代。事業便不因時空的漫長而中輟。地球其實也是這麽發展來的,其中蘊含著偉大的自我犧牲精神。小夥子,這就是哲學。”

“自我犧牲精神早就過時了。哲學也消失了。地球人已經不是地球人了。幹嗎要跑老遠去找外星人?在地球上你就能發現一大堆外星人。幸好他們不知道,否則通通要自殺的。”

“不能這麽說啊。你和我骨子裏還是地球人。傳統永遠也不能舍棄。我們的工作與那艘飛船的命運緊密相聯。這樣做,也是自願的選擇。可是誰將第一個接收到他們發現外星人的消息呢?或許明天就是你,或許永遠沒有這個人。我們已經等待五百年了。還要等多久?沒人知道。你不承認也罷,這就是自我犧牲精神。”

年輕人看著老人的滿頭白發,沉默了。

一周後,老人忽然倒在工作台上死去了。親屬和同事們不動聲色地把死者浸在一種黃色藥液中,於是人便化成了一汪清水。火葬早被禁止使用,因為汙染大氣。老人的工作台上坐上了另一位老人,而前者一生的工作業績,則被濃縮入一個小膠卷,送進信息庫封存,靜悄悄地成為全人類的財富。

分析中心又恢復了往昔的平靜。銀白色的頭發下,智慧已經成熟。成熟的標志就是對生死都處之泰然。

只有年輕人感到震驚,好久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他的頭發終於有一天也變白了,但記憶卻不敢忘卻。

同時異地,另一具鐵棺材正在宇宙深處浪跡。星雲和輻射構成了沒有航標的海洋。

不知過了多久,兩朵浮雲跟蹤上了這艘不載活人的飛船。這雲彩看上去宛然由宇宙塵埃組成,翩然反射著遠方微弱的星光,一朵呈淡綠色,一朵呈烏白色。一俟發現飛船,它們便緊追不舍。

事實上,這正是兩個特殊的生命體,一種星際空間的浮遊生物,是小型星雲凝聚過程中產生的智能生命。他們通過與遍布宇宙的逸散物質進行能量交換,生存下來,並迅疾往來於各大星系之間,獲得身心的無限自由。

淡綠色雲彩中心有一顆細小的核體,其功能相當於大腦,此刻正發出一串電磁波,籠罩了整艘飛船,使後者表層光彩閃爍。這一番詢問只持續了片刻。隨後,淡綠色雲彩的形體開始變化,不斷呈現出各種奇怪的蟲形、星形。這是它的內部能場發生改變的結果。這又立即影響到周圍空間的能量分布狀況,使它們也活躍起來。變異的能量一波一波地傳遞,一直撞擊到另一朵雲彩上。刹那間,烏白色雲彩也舒展出各種形狀來。由此,兩個智能達到了信息交換的目的。

淡綠色雲彩告訴同伴:飛船上沒有活著的生物。

這正是他們期望的結果。於是,下一步行動開始。他們追上飛船。然後,淡綠色雲彩飄逸到船首,烏白色雲彩拖行在船尾。這次,他們做出了新的形狀,猶如兩個表演柔術的雜技演員。飛船在兩個智能造成的力矩之間偏轉了航向,朝著一個不知名的地點奔去。

地球人萬裏迢迢來尋找外星人,卻功虧一簣;而對於外星人來說,倒是得來全不費工夫。很多努力都走向了意料之外的反面,這裏面似乎暗含了宇宙的一大秘密。但地球人卻常常將之簡單地歸咎於自身的失誤。於是一切便周而復始。

飛船在橙紅星著陸了。

如果裏面的船員還活著,他們該怎樣吃驚地向地球描述外星人的世界呢?

橙紅色的大氣迷迷蒙蒙,人眼看不了多遠。薄霧中隱約有著矮小的建築群,有點像非洲螞蟻的地堡,但更像一大排壘得漫不經心的土豆。奇形怪狀的飛船陳列著,一些僅剩半截,還有一些巨大得跟矮小的建築實在不能類比。不少飛船銹蝕不堪。偶爾透過一艘飛船舷窗看進去,竟是形狀各異的外星人骨架。地球人真的來到此地,必定會產生荒涼、頹喪、死亡的感覺。

然而那兩個浮遊智能仍在半空中盤旋舞蹈,興致極高。

事實上,這顆橙紅色的行星,不過跟劫持來的飛船一樣,也是浮遊雲狀生命體的戰利品。

確切來說,不能叫戰利品,因為浮遊智能從不打仗。他們永遠散布在星際各處,過著平靜而閑適的生活,甚至不跟任何活著的生命形式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