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文化(第2/9頁)

這是一顆類地行星。已發現它有偶極磁場,赤道處磁場強度為一點二高斯。行星的大氣已很稀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白天地面溫度高達一百二十度,但晝夜溫差也大。可以說,完全不適合生命存在。

但是,在恒星的壯年期,這裏的環境條件是不錯的,頗似地球。然而,史前人類選擇移民大荒星,卻是在此間太陽已向紅巨星過渡的時刻,也就是末日到來之際。這匪夷所思。他們只是用高超的技術,改造了苛刻的環境。

但為什麽一定要來大荒星呢?就是為了更逼近死亡嗎?許多人猜想,在這個余生所剩無幾的太陽系中,一定還有別的什麽東西,吸引了史前人類。

空中哨兵第一次貼近觀察心儀已久的大荒星景色,萌生了種種感受。他長年沉醉於這顆遠離地球的行星,像嗜鴉片者。少年時代,他見過一些文物,據說來自此星。他花了二十余年收集關於大荒星的一切文字、聲音和影像資料。

但是,坐在舒適的室內欣賞與回味這古老的余韻,與冒了生命危險到實地考察,是兩回事。他選擇來此,出於微妙的沖動。

“地貌比照片中的難看一些。”他說。

“可是,有人說照片都是假的。沒有飛船能夠把大荒星的圖像傳送回地球。那些所謂的文物,全是偽造的。”海盜說。

“不,據我多年研究,文物中的確有贗品,但仍有百分之零點五沒法簡單解釋。”

“有人說那也是假的!是為了使信奉大荒星的人得到精神上的安慰,而用更逼真的方法特意制作的。”海盜的口氣像是在試探。

“但燦爛文化的確存在啊。”

“這倒沒錯,這倒沒錯!傳說和史詩還是真的嘛。否則,我們來這兒幹嗎呢?又沒有娘兒們。”

兩個男人都笑了。海盜是一名焚屍工,對地外文明史和尋寶活動有著天生的愛好。其他隊員亦都有此興趣。這群男人苟且湊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協會。協會以組織的名義,策劃了這次“郊遊”。飛船是向地球政府的下屬機構租用的。目前著陸的這二十八名隊員,是經過挑選而產生的代表,且算是第一撥吧。隨後還要來更多人。

“注意下方。”

但兩名業余探險家並沒有看到海洋、河流、植被。行星上只有為數不多的幾處山脈和一些帶中央丘的淺環形山。最常見的地貌是沙石荒原,亮晶晶地散發著冷漠。行星上的水分,早就在恒星膨脹過程中蒸發幹了。沒有城市的廢墟,連一座墳墓也不見。雷達和紅外裝置沒有探測到荒原深處埋藏著文明的堆積物。

那些傳說中有來無回的尋寶飛船也片影亦無,它們似乎根本沒在這顆行星上著陸過。

他們心驚。這星球連死亡也不曾有過似的,空中哨兵心底冒出這個念頭,把自己嚇了一跳。

這兒的確孕生了令人無比驕傲的燦爛文化麽?經年收集的資料,在這灼熱荒原的映照下,變得遙遠和可疑了。連這個執意而為的尋寶之旅,也因此顯現出了它荒誕的本質。

此種想法,空中哨兵並沒有向身邊的同伴表達。

他們保持著與別的探險者的聯系。然而那邊傳來的報告也令人失望。

空中哨兵默念道:燦爛文化,你在哪裏?忽然,他覺得身旁的領隊消失了。大驚之下,扭頭看去,卻見海盜端坐如故,臉色發黑,像一具木乃伊。

“你、你怎麽啦?”

海盜似從夢中驚醒,壓低聲音說:“剛才我好像看見下面有人在朝我們招手。就在沙漠深處。”

這不可能。對於領隊腦海中產生的幻覺,空中哨兵自在大荒星著陸以來,第一次打了一個寒戰。

“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三天後,海盜在全體會議上說,“經過反復探尋,我們沒有發現燦爛文化。”

他說:“大家都是尋寶愛好者。為了一個共同目的,走到了一起。大荒星上存在一個燦爛文化,此種說法,古已有之,我想這肯定不會錯。我們正是因為堅信這個,才來到這裏。可是,經過三天的實地考察,我們都看到了,結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為什麽會這樣呢?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我們有幾台儀器,在大荒星的惡劣環境中失效了。但是,最要命的是,考察不夠深入細致。我特別要指出,我們中有人,本就對燦爛文化半信半疑,把這次考察當成一次遊山玩水而不是嚴肅認真的使命,吊兒郎當,玩忽職守,這是考察沒有取得進展的根本原因。”

大家猜想,海盜指的是誰呢?這人要承擔使燦爛文化隱匿起來的責任。可是,他是怎麽混進隊伍中來的呢?

海盜又說:

“但我們怎能就這樣打道回府呢?祖先們創造了燦爛文化,他們的後代卻找都找不到麽?這是多大的恥辱呀。因此,我們下一步應作更周密的考察。我提議,除了對北緯三十度線、南緯五十度線、峻原、比目海等繼續展開搜索外,還要增加對南極的考察,因為有材料講,他們搬遷到了南極。另外,要進行鉆探。他們可能生活在地下一萬米處。普通的探測儀器發現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