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記憶對過去積累的演繹,謂之人格 (第2/2頁)

這些畫面如果是第一次來看,來參與,會有不少的新鮮感。但是看多了之後,其實就跟看電視,電影之類的節目一樣,很快也能形成審美慣性。

這些畫面看起來很像是真實世界的記憶記錄,一開始的時候,吳小清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在這裏呆了幾個小時以後,他就知道不是如此。這些畫面的本質是意識主人的記憶——是帶有視角,甚至想象的。

比如剛才吳小清參演的那些片段,明顯是屬於王有全和許言倆人YY片段的內容——因為意識空間在空間站裏只有一個,所以倆人的思維內容在這裏交匯了。

從表面上看,在那個片段裏,倆人賭了一天一夜,但是實際上,吳小清和搜救隊不過參與了十分鐘。

在意識空間中,時間流本身不是均勻的,在重要的片段處,往往會呈現慢動作效應,在沒有信息量的大量重復內容上,又會下意識的快進。

而這裏的主觀時間,和真正的客觀時間又存在一個差異——吳小清已經進來了一整天了,但在客觀上,整個“手術”開始才不過10分鐘。

按搜救隊的解釋,現在這個階段,主要還是信息搜集階段——不斷復現他麽腦中的記憶,然後從中提取相關的數據。比如王有全,此次手術的關鍵內容是和賭博有關,那所有檢索的記憶便全跟賭博沾邊。這裏記憶不僅包括王有全親身經歷的賭博場景,更多的還有對王有全形成深刻印象的文藝作品——在很多時候,其實後者才是真正的主因。

所謂的治療,就是一次又一次地播放和重新演繹這些片段。

形象一點來說,就像是對著原始的記憶素材,朝著某個方向不斷的調整,做細節上的修改——就像對記憶做PS一樣。

“人的記憶形成人格,現在做出的事情,往往是對過去積累的某種演繹。”這是搜救隊的原話,現在的吳小清,已經有些能夠理解了。

幾個小時以後,在王有全的記憶中,賭博的畫風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了變化。

吳小清進去感受過一次,雖然整個記憶的內容沒有什麽區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畫面中,王有全的情緒,開始變得低落。

許言那邊也是一樣,雖然也都是一次次的發財場景,要麽是彩票中獎,要麽是投資人一拍大腿要給他項目投幾千萬……甚至還有YY吳小清和搜救隊專門讓他去拯救一個,居住在黃金星球上的外星人。但在意識空間中,能夠清晰的感覺出來,許言對於發財的情緒感受相應的降低了。

如果說,一般的電視電影,後期特效的制作都是要把情節往離奇、情緒化方面引導的話,那這裏對記憶的操作,就是截然相反。因為是戒癮類的操作,本質上,就是把一種人原來很感興趣的東西,變得不感興趣,從情緒化變得理智。通常來說,就是記憶畫面整體會變得更晦暗。

但也有相反的操作類型,比如把一些負反饋的場景做的更讓人印象深刻,比如王有全關於輸牌的場景。在原有的畫面中,輸牌時最模糊的畫面細節,也就是贏牌時最重要的畫面細節——自己和對方的底牌,是模糊的。在一些記憶中甚至幹脆就是一片空白——人的潛意識裏就不願意回憶起這些畫面。

但在修改過後的記憶中,原本空白的牌上有了圖案和數字,甚至還有專門的打光。輸牌的時候,當對手翻開底牌,王有全這邊整個燈光都被調暗了——而對手那邊則是一片光明,臉上的表情誇張的就跟照哈哈鏡一樣。

在客觀上,手術進行了大約四個小時。但在三個人的主觀時間中,這個過程差不多持續了整整三天左右。吳小清還好,他不需要接受手術,大部分年時間,他只是一個外來者的身份來看熱鬧。但對於許言和王有全來說,這個體驗絕對算不上好受。

這就像睡覺時,經歷了整整一個晚上的夢——做夢本身就非常消耗腦力,更不用說,做了各種各樣光怪陸離的夢。這些夢一開始都很美,但是做到後來,無一不是他們最恐懼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