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奇幻海底世界(第2/3頁)

“什麽?”我驚奇地大叫道,“難道我們捉到一條生活在遠古時期的大海中的居民?”

“是的,”教授一邊回答,一邊繼續觀察著,“你注意看,這些古代時期的魚類和現在的魚類完全不同。對於一個博物學家來說,能夠擁有這樣一個活標本,簡直是太幸福了。”

“它屬於哪一類呢?”

“它屬於硬鱗目,盾頭科,至於屬……”

“什麽呢?”

“我敢發誓是翼鰭屬!這種魚有個特點,也是生活在地下水中的魚類的一個顯著特點。”

1795年發現的一只巨型蜥蜴的化石

“什麽特點?”

“它們是瞎子!”

“瞎子?”

“它們不僅瞎,而且根本沒有視覺器官。”

巨型蜥蜴化石的局部

我觀察了一下,顯然是這樣!不過,這可能只是一個特殊現象。於是,我們又在魚鉤上掛上魚餌,扔進了海水中。這片海域肯定魚類繁多,因為在兩個小時內我們又釣到很多翼鰭屬魚類,以及雙鰭魚。雙鰭魚也是一種早已滅絕的魚類,但是叔叔卻辯認不出它屬於哪個家族。這些魚都沒有視覺器官。不過,這次意外收獲有利於改善我們的飲食結構。

顯然,在這片海域生活的都是一些古老的動物,雖然這些魚類和爬行動物生活在遠古時期,但是它們的身體已經進化得非常完善。

在這裏,或許我們還可以遇到某些蜥蜴類生物,而現代科學只能根據殘存的動物骸骨與軟骨復制出它們的標本。

我拿起望遠鏡觀察著大海,可是發現海面上一片荒涼。我們距離海岸線已經很遠了。

蜥蜴

我擡頭仰望著天空。不朽的居維葉(1)曾經復制出一些鳥類的標本,可是在這片沉重的天空下,為什麽沒有鳥類展翅飛翔呢?魚類可以為它們提供豐富的食物!我再次在天空搜尋著,可是空中與海岸上一樣,沒有任何生物。

然而,豐富的想象力將我帶入了一個令人驚奇的古生物世界。雖然我的眼睛睜著,但是我卻感到自己已經進入了夢境。在水面上,我仿佛看到巨型海龜正在遊動,它們像是浮在水面上的小島。在昏暗的海灘上,地球早期的哺乳類動物正在走來走去,有在巴西巖洞中發現的短角獸,有來自西伯利亞寒冷地帶的棱齒獸。在遠方,動作遲鈍的奇蹄獸——一只巨大的貘躲在巖石背後,隨時準備與那些偶蹄獸爭奪食物。偶蹄獸是一種非常古怪的動物,它們與犀牛、馬、河馬、駱駝的外型都有相似之處,似乎造物主在造物之初過於匆忙,因此片刻之間便把幾種動物的特征都集中在了它們身上。巨大的乳齒象揮動著粗大的鼻子,用長長的象牙將岸邊覆蓋的巖石擊得粉碎。大懶獸四肢著地,一邊用爪子刨著泥土,一邊咆哮著,它的吼聲在四周的花崗巖間引起響亮的回聲。在高處,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原始猴子,正在陡峭的山峰上攀援。更高的地方,翼手龍揮舞著連著翅膀的爪子,猶如一只巨大的蝙蝠在高密度的空氣中飛翔。在最高的空間,一種比食用火雞更強健、比鴕鳥體積更大的巨型鳥,展開翅膀向上沖去,用頭撞擊著空中的花崗巖穹頂。

兩種侏羅紀恐龍——暴龍和一種小型食草恐龍

那個遠古世界在我的想象中復活了。我仿佛回到了創世紀時期,那時人類還沒有被造,沒有創造完善的地球還不能滿足人類的生活需要。我腦子裏想象著動物被造之前的情形,先是哺乳類動物消失了,隨後是鳥類,接著是第二紀的爬行類動物,最後是魚類、甲殼動物、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過渡時期的植形動物也消失得無影無蹤。地球上的生物在我的腦海中一一閃過,而在這個荒無人煙的世界上,只有我的心臟在有力地跳動著。沒有四季更叠,沒有氣候變化,地球的熱量在不斷增長,使得太陽的能量無足輕重。植物在瘋長。我仿佛一個幽靈穿過桫欏樹林,腳步遲疑地踏在虹色泥灰巖和雜色的砂巖上,有時靠在針葉木那巨大的樹幹上,有時躺在濃密的樹陰下,那些蝶葉樹、星葉樹和石松高達100英尺。

幾個世紀猶如幾天一樣轉瞬即逝。我又開始想象地球的形成過程,首先植物消失了,花崗巖也失去了堅實的特性,在灼熱的溫度下,所有的固體都變成了液態。大水覆蓋著整個地球表面,它們沸騰著、蒸發著,使地球被蒸汽嚴嚴地包裹起來,慢慢變成一個巨大的蒸汽團,像太陽一樣明亮,散發著紅色和白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