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教授和學生的計算(第2/4頁)

“先生們,”他說,“你們或者已經忘記,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我認為我應該提醒你們,關於著名的牛頓定律:引力同質量成正比,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希望你們記住這一點。”

教授帶著一副在講台前給學生們講課的架勢,而他眼前的這些學生們又是如此認真好學。

“大家看這裏,”他繼續說道,“我把四十塊5法郎的銀幣全部放在了手上這個袋子裏,它的重量正好是地球上的1公斤。也就是說,如果在地球上,我把這個袋子放到秤上稱一下,結果應該是1公斤,你們聽懂了嗎?”

教授在說話的時候,他的眼睛一直注視著本·佐夫。他的這種做法同阿拉戈一樣,阿拉戈給學生做實驗時,每次都是盯著那位他認為最笨的學生(2),只有當他覺得這位學生聽懂了的時候,他才能對自己的授課感到滿意。

事實上,塞爾瓦達克的這位勤務兵並不笨,根本的問題是他知道的東西太少了。總之,結果一樣。

當教授確信本·佐夫已經聽懂了,便繼續開始了他的講座。

“先生們,現在,我將用這杆彈簧秤來稱這四十枚銀幣。此刻,我們是在加利亞星球上,所以我們馬上就可以看到這四十枚銀幣在這裏的重量了。”

銀幣掛到秤鉤上後,彈簧秤刻度板上的指針來回晃了幾下,當它停下來後,正好指向133克。

“如此看來,”羅塞特教授說,“在地球上重量為1公斤的東西,在加利亞星球上只有133克,是地球上的七分之一。明白了嗎?”

本·佐夫點點頭,教授又接著說:

“那麽,如果我用天平秤來稱的話,結果就會沒有任何變化,因為天平兩端的重量會同樣地減少。明白嗎?”

“明白。”本·佐夫說。

“由此可見,”教授繼續說道,“物體的重量只有地球上的七分之一,這就說明,加利亞星球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七分之一。”

“太棒了!”塞爾瓦達克上尉興奮地叫道,“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現在讓我們來算質量吧,教授!”

“不,還是先來解決一下密度問題。”羅塞特教授說。

“是這樣,”普羅科普說,“我們已經知道加利亞的體積,再弄清它的密度,質量問題便很容易算出來了。”

船長助理普羅科普的推理是正確的。

羅塞特教授拿起那塊1立方分米的巖石,繼續說下去。

“先生們,”他說,“這個石塊是由一種尚不為人知的物質構成,它和你們環遊加利亞時見到的所有石塊沒有什麽區別。這說明我這顆彗星全部都是由這種巖石構成。不管是海岸、陸地還是火山上,不管是北方還是南方,到處都是這種礦物。不過,由於你們地質知識非常貧乏,因此到現在為止還無法辨別這到底是一種什麽樣的巖石。”

“是的。而且我們迫切地想知道這種巖石的成分。”塞爾瓦達克上尉說道。

“因此,”羅塞特教授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得到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整個加利亞從表層到地心深處,都是由這種物質構成的。這是一塊1立方分米的巖石,那麽它在地球上的重量會是多少呢?用它在加利亞的重量乘以7,就是它在地球上的重量。因為——我再重復一遍,聽懂了嗎?加利亞的引力是地球引力的七分之一。”

他邊說邊望向本·佐夫。

“不明白。”本·佐夫答道。

“我不能過多地為你一個人浪費時間,大家都已經聽得明明白白了。”羅塞特說。

“這真是個壞脾氣的人!”本·佐夫在心裏埋怨道。

“那麽現在,”羅塞特教授說,“我們就來稱一稱這塊石頭。”

石塊掛到彈簧秤上,指針指向1430克的地方。

“1430克。”羅塞特說,“這個數與7相乘,所得的數字正好是10公斤。地球的密度是5,加利亞的密度卻要比地球大一倍,因為它的密度是10。毫不誇張地說,我這顆彗星的密度如果不是這麽大的話,它的引力就不會是地球的七分之一了,而應該是十五分之一。”

羅塞特教授的臉上充滿自豪。地球雖然在體積上要超出他的彗星,但它的密度卻比這顆彗星差多了。他是堅決不會用自己的彗星與地球進行交換的。

現在,既然已經知道了加利亞的直徑、周長、面積、體積和密度,那麽最後只剩下質量了。

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因為現在已經知道,1立方分米的加利亞物質的重量是10公斤。以這個數字去乘以加利亞的體積——以立方分米計算——便是加利亞的重量。我們知道,加利亞的體積是211439460立方公裏,也就是21143946000萬立方分米。這個數字乘以10便是以地球上的公斤為單位的加利亞的質量或重量了。

顯然,加利亞的重量比地球少58738856億億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