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令人迷惑的帕米蘭·羅塞特(第2/4頁)

平時,我們用肉眼便可以看到雙子星座,至多可以看到6顆星星,可是如果使用27厘米的天文望遠鏡對其進行觀測,則可以看到6000多顆星星。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帕米蘭·羅塞特教授此刻只有一架普通天文望遠鏡。

一天,他正在觀測神秘莫測的星空,忽然一個明亮的光點出現在雙子星座中,可是天象圖上從來沒有標明有這樣一個光點。毫無疑問,這是一顆最新出現的星。於是,教授一連幾個晚上對這顆新出現的星進行觀測,他發現這顆新星與其他星星相比運動速度非常快。或許,這是一顆仍沒有被人發現的小行星!好運終於降臨到他的頭上,讓他有了出人意料的發現!

他繼續進行觀測,幾乎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他認為,這個天體的運行速度如此之快,很有可能是一顆彗星。不久,他的想法便得到了進一步證實,因為那團雲霧狀的光輝此刻已經看得清清楚楚了。很快,當這個天體與太陽之間的距離只有12000萬公裏時,彗核也開始出現。

我們可以想象,教授這時早已經把測量三角地帶的工作拋到了腦後。當然,那位認真負責的助手每天依然在西班牙海岸點亮航標燈,但羅塞特教授的心思卻已經不在那方面了。現在,他的全部心裏只有這顆彗星,如果這顆彗星真的是新出現的一顆星,他還要為它正式命名。對於他來說,這顆星將成為世界的主體,至於其他的一切早已不復存在。

在人們觀測彗星的時候,常常首先假設它有一條雙曲線軌道。這是一種最好的觀測方法。根據一般規律,彗星總是出現在其近日點附近,並以太陽作為它的運行軌道的一個焦點。當太陽成為橢圓形軌道和雙曲線軌道的共同焦點時,其軌道弧在太陽附近的差別很不容易辨認。雙曲線軌道其實就是一條橢圓形軌道,只是其中心軸無窮遠而已。

因此,帕米蘭·羅塞特教授假設這顆彗星的軌道是雙曲線,這是一種非常自然的想法。

如果要確定一個圓,首先必須確定圓周上的三點。那麽,確定一條彗星的軌跡也是同樣的道理,必須首先觀測到三個不同的位置,只有這樣才可以確定彗星在太空中的運行軌道,並依據這些來擬定所謂的“星歷表”。

羅塞特教授並不滿足於僅對三個位置進行觀測。由於天空格外明朗,因此在彗星的上升和下降階段,他對這顆新星做了詳細的記錄,分別記錄了這顆彗星的十個、二十個、三十個不同運動位置,不僅包括赤經(2),也包括赤緯(3),從而對這個飛速運動的彗星,做出了下面五點精確的總結:

一、關於彗星軌道平面和黃道平面,即地球公轉軌道平面的夾角。按一般規律這種夾角很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彗星與地球發生碰撞的可能。可是,目前情況卻有很大不同,因為這兩個平面現在是彼此重疊在一起的。

二、確定了彗星的升交點,也就是彗星的黃經以及彗星與地球軌道的交匯點。掌握了這兩點,同時也就確定了彗星軌道平面在太空中的準確位置。

三、通過測算彗星近日點的赤經,因此尋找到彗星軌道中心軸所指的方向,因而也就基本掌握了彗星的雙曲線軌道。

四、掌握了彗星的近日點,也就是彗星經過太陽附近時與太陽的最短距離,從而準確地掌握了彗星的全部雙曲線軌道,因為彗星目前正是以太陽作為他運行軌道的焦點。

五、掌握了彗星的運行方向為逆行。相對於其他行星來說,這顆彗星目前正在遠離它們,也就是說它的運行方向是自東向西的。

帕米蘭·羅塞特經過確定之後,便開始著手計算彗星何日經過其近日點。由於這顆彗星目前尚未被人發現,他本想以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但是幾經猶豫後,他最後決定將它稱之為“加利亞彗星”。隨後,他興致勃勃地開始起草一份學術報告。

當時,羅塞特教授是否已經判斷出加利亞彗星可能要與地球相撞呢?

無疑,正是如此。對這一點,羅塞特教授是確信無疑的。

當羅塞特教授得出這一結論後,他簡直可以說是欣喜若狂。啊!彗星將於12月31日深夜到1月1日淩晨與地球發生碰撞,那將會產生多麽嚴重的後果,因為這顆彗星將與地球迎面相撞!

如果換了其他人,當事者一定會感到恐懼至極,然後迅速離開弗芒特拉島。可是,帕米蘭·羅塞特卻不然,他在自己的崗位上安然不動,而且他也沒有向外界透露他的新發現。報紙上報道說,歐洲和非洲上空烏雲密布,天文學家因此無法對太空進行觀測。他由此得出結論,世界上只有巴利阿裏地區的天空才是晴朗的,所以只有他處在最佳位置,從而發現了這顆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