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加利亞星球的第三十六位居民(第3/4頁)

“現在,”塞爾瓦達克上尉說,“我們只能等羅塞特老師來為我們做出滿意的解答了。他會告訴我們的。”

談到帕米蘭·羅塞特老師,塞爾瓦達克向大家介紹了他的脾氣秉性。他告訴大家,這種人非常難以相處,日後和大家在一起恐怕關系很難融洽。不過,他認為這位老師盡管性情乖戾,相當執拗,愛動肝火,但是他的人品還不錯,因此萬一他發脾氣,那麽不要理他就好了。

聽了塞爾瓦達克的介紹,鐵馬斯徹夫伯爵說道:

“你放心吧,上尉。我們一定會盡力和他搞好關系。我相信,他也一定會給我們提供一些信息,把他的觀測結果告訴我們。不過,這一切必須符合一個條件。”

“哪一條?”塞爾瓦達克上尉問道。

“條件是,”鐵馬斯徹夫伯爵說,“那些紙條必須是他親筆所寫。”

“你對此感到懷疑嗎?”

“不,上尉。我沒有任何懷疑。我這樣說的意思是以防萬一。”

“寫紙條的人如果不是他,那麽會是誰呢?”塞爾瓦達克問道。

“在這個星球上,有沒有可能還存在著另外一位天文學家?”

“不會。”船長助理普羅科普說,“因為只有在他的紙條上才出現過‘加利亞’這個詞,而羅塞特老師醒來後的第一句話說的就是‘加利亞’。”

普羅科普的推理完全正確。無疑,那幾張紙條正是出自羅塞特的手筆。此外,他們還帶來了他計算時留下的草稿和當作黑板用的那塊門板。此刻,趁他熟睡的時候去驗證一下他的字體,答案自然就會擺在那裏。經過仔細驗證,他們認定這些字體和紙條上的字體一模一樣,確實是出自同一人的手筆。

門板上,用粉筆寫的數學公式還清晰地擺在那裏。羅塞特的草稿主要是一些散亂的紙片,上面畫滿幾何圖形,其中有兩條弧線無限張開的雙曲線,有兩條弧線也是無限張開但弧度略小的拋物線,還有形狀特別扁長的橢圓形曲線。

普羅科普說,這三種不同形式的曲線,正好是彗星常見的運行軌道,比如采取雙曲線和拋物線這兩種軌道運行的彗星,只會在地球上出現一次,以後就絕不會再出現了。只有按第三種軌道——即橢圓形軌道運行的彗星,才能在一定的周期內循環出現在地球的地平線上。

這些草圖無疑表明了羅塞特老師正在致力於彗星的研究,但僅僅依靠這些曲線,他們並不能對加利亞的運行軌道做出任何判斷,因為天文學家在對彗星著手進行研究時,總是首先把它假定為雙曲線軌道。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羅塞特老師在弗芒特拉島居住時,他所研究的是一個尚未被人們發現的新彗星的軌跡。

這項研究,他是在今年1月1日災難到來之前進行的,還是之後呢?看來,這個問題只能親自向他本人請教了。

“我們只有等他醒來再說吧!”鐵馬斯徹夫伯爵說。

“我已經失去耐心了。”塞爾瓦達克上尉說著,急躁地在屋子裏踱來踱去,“我寧願用我一年的生命來換得教授早些醒來。”

“你這種交換也許是不值得的,上尉。”船長助理普羅科普說。

“什麽!為了早日知道我們這個新星球未來的命運,怎麽能說不值得呢?”

“我不想讓你失望,上尉。”普羅科普說,“但是,關於加利亞彗星,羅塞特老師確實知道得很多,但他未必就對我們這塊碎片了解多少。加利亞彗星在地球附近出現與地球上分離出來的碎片,這兩者之間能有什麽必然的聯系呢?”

“啊!”塞爾瓦達克大叫道,“當然有聯系,這種聯系是顯而易見的。”

“有什麽聯系?”鐵馬斯徹夫伯爵問道,他迫切地等待上尉的回答。

“地球曾與彗星發生碰撞,結果卻把地球的一部分撞離了地球。”

塞爾瓦達克上尉這一假設,使得鐵馬斯徹夫伯爵和船長助理普羅科普面面相覷,好一會兒說不出話來。地球與彗星之間雖然發生碰撞的可能性很小,但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有這個說法能解釋那些奇怪的自然現象——他們迄今為止所見到的無數有關宇宙間的巨大變化。

“你的分析可能是對的,上尉。”船長助理普羅科普思考片刻後說,“彗星與地球發生碰撞,從而使地球分離出一大塊碎片,這不是不可能的。如果這一看法能夠成立,那麽我們在災難之後的那天夜裏見到的那顆巨大的星球無疑就是彗星了。一定是由於碰撞使它偏離了原有的軌道。不過,由於它的速度很快,地球沒有能力將它吸引在自己的引力範圍之內。”

“對於那天夜裏出現的那個未知的星球,這可能是唯一合理的解釋了。”塞爾瓦達克上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