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揭開宇宙之謎(第2/4頁)

風帆是不用準備的。剛才普羅科普說的雪橇也有現成的,他指的是“多布裏納號”上那條交通艇,小艇有三四米長,足夠容納五六個人。現在要做的工作只是拿來改裝一下而已,把兩根鐵條裝在船底上,做成冰刀的樣子,便可以在冰上滑行了。這是一項很簡單的工作,只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冰面上如此平滑,不見一點深溝,也沒有任何凹凸不平的地方,一旦風帆鼓滿了風,那速度可就難以預料了。而且,還能用木板在雪橇上搭個小篷,為裏面的人遮擋一下寒氣。如此一來,只要多加些衣服,帶足糧食和藥品,再帶上一個小酒精爐,就不必擔心路上的安全了。

這個辦法不僅快,而且很實用。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有待解決。

現在的風是南風,去的時候是順風,如果返回的時候……

“先不要想那麽多。”塞爾瓦達克上尉大聲說道,“能順利地到達那裏就不錯了,回來的時候我們再想辦法吧!”

如果是逆風,這個雪橇盡管不能像船一樣靠舵頂住逆流來逆風行駛,但如果讓它稍稍繞開風向,斜著前行大概是不成問題的。它的兩根鐵條緊緊咬住冰面,至少可以借助後測風來行駛。因此,如果風向在回來的時候不變,它大概也可以逆風行駛,至於結果怎樣,只有等回來的時候再看了。

“多布裏納號”上的機械師在幾名水手的協助下,立刻動起手來。一個靈活的雪橇很快便改裝成了。在那艘小交通艇上,他們裝了兩根鐵條,靠船頭部分的鐵條稍稍朝上彎曲。他們還搭了一間簡易的木篷,為了抵禦風的襲擊,木篷兩旁用兩根樣子像櫓的鐵板支撐著,雪橇裏放了一些必備的用具、食物和被褥。

然後,他們決定出發。

這時,船長助理普羅科普堅持要替下鐵馬斯徹夫伯爵,原因是只有像他這樣熟練的水手才能很好地駕駛風帆,掌握航向。顯然,三個人同去是不可能的,因為萬一那邊需要帶回來幾個人,雪橇裝不下。

鐵馬斯徹夫伯爵堅持要去。塞爾瓦達克上尉覺得普羅科普說的很有道理,因此也極力勸伯爵留下來。一路,肯定充滿意想不到的危險,只要風刮得猛一些,雪橇很可能無法承受,萬一塞爾瓦達克上尉不能及時返回,伯爵可以在此處理一些事物。最後,伯爵只好勉強同意留下來。

至於有人要替換塞爾瓦達克上尉,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的。他毫不懷疑那位學者是一位法國人。身為一名法國軍官,援救自己的同胞,他責無旁貸。

4月16日早晨,一切準備妥當。塞爾瓦達克上尉和船長助理普羅科普就要啟程了。大家都出來為他們送行,想到他們即將到無邊無際的冰原上去抗爭嚴寒,人們的心情格外沉重。這時,氣溫已降至零下25度。本·佐夫更是異常痛苦。

俄國水手和西班牙人都爭著和遠行的人握手告別。鐵馬斯徹夫伯爵也是依依難舍,緊緊地擁抱了他們兩個。小尼娜深情地吻了吻兩個人,她的大眼睛裏滾出豆大的淚珠。

上尉和船長助理依依不舍地和大家告別,然後登上小艇,扯起了風帆。隨後,小艇仿佛張開了兩只碩大的翅膀,幾分鐘便消失在白茫茫的天際。

雪橇上掛了一張後桅帆和一張三角帆。為了使後面來的風產生更大的推力,三角帆是橫掛的。雪橇飛速前行,至少達到了每小時48公裏。

木篷後面開了一個小窗,以便船長助理普羅科普從窗口探出頭來,按照指南針指示的方向,調整雪橇的航向。

雪橇行駛得非常平穩,基本上沒有一絲震動,即使是火車上常見的那種輕微的震動也沒有。加利亞星球上的物體重量比在地球上要輕得多,因此在雪橇滑行的過程中幾乎令人感覺不到任何搖晃和顛簸。由於這個原因,它的速度比地球上的雪橇要快十幾倍。有時,塞爾瓦達克上尉和船長助理普羅科普感到自己儼然是在乘著氣艇在冰原飛翔。雪橇下面的鐵條在冰面上帶起的細小冰渣,仿佛白色的煙霧尾隨在他們身後。

冰原上到處都是白茫茫的景象,四周空空蕩蕩的,一片寂寥。舉目四望,不由得令人產生一種淒涼之感。不過,這番景象卻也生出一種詩意,塞爾瓦達克和普羅科普心中自有不同的觀感。面對這廣袤的冰原,普羅科普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塞爾瓦達克自然是從藝術的角度,他們各自浮想連翩,陷入了遐思。

當太陽落山之後,冰面上投下雪橇碩大的陰影。當黑夜取代了白晝,他們突然被一種莫名的感覺驅使,彼此緊緊地偎依著,並不知不覺握緊了手。

夜晚到來使他們陷入了一片黑暗,因為從昨天開始便是朔月,因此沒有月亮。美麗的夜空有無數星星點綴其間,光彩奪目。即使沒有指南針,普羅科普也能根據地平線附近新出現的北極星精確地掌握雪橇的前進方向。大家一定知道這個道理,無論加利亞現在距太陽多麽遙遠,這個距離同那些遙遠的星星相比實在算不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