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來自地平線上的光(第2/3頁)

這時,他們的處境已經變得非常危急。日輪已經越來越小。正午,當太陽經過天頂的時候,直射的陽光還多少令人感到有些溫暖,但是到了夜間,天氣就已經變得刺骨的寒冷了。

塞爾瓦達克上尉和鐵馬斯徹夫伯爵騎著兩匹駿馬,在島上轉了一圈,想尋找一個理想的禦寒之地,但是他們的努力看來徒勞無功。後來,他們又試著在其他地方挖了挖,但是只要挖下去一兩米深,總是碰到那異常堅硬的巖石。這樣看來,他們打算在地下過冬的想法是行不通了。

於是,他們決定就在石屋裏過冬。塞爾瓦達克上尉命令大家:砍掉島上所有的樹木,無論是幹的還是潮濕的,全部砍倒,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上尉和他的同伴們心裏都非常清楚,這些木柴能有多大作用呢?很快,它們就會燒光的。塞爾瓦達克上尉雖然外表看上去仍顯得鎮定自若,其實內心卻心急如焚。

他絞盡腦汁,每天在島上轉來轉去,為找不到一個穩妥的越冬方法而煩悶不堪。

一天,他問本·佐夫:“喂,你有什麽好想法嗎?”

“沒有,上尉。”他的勤務兵答道,然後又補充道,“如果是在蒙馬特就好了,那裏到處都是山洞。”

“笨蛋!”塞爾瓦達克上尉說,“如果是在蒙馬特,就沒有必要再為挖地洞而發愁了。”

正當他們感到束手無策,被可怕的嚴寒折磨得一籌莫展之時,大自然卻向他們提供了一個絕妙的藏身之地。情況是這樣:

3月10日,船長助理普羅科普和塞爾瓦達克上尉觀察著古爾比島西南方的情況。他們邊走邊聊,談論著這個地方將會寒冷到怎樣的程度。他們討論得非常熱烈,對於怎樣對付酷寒的天氣,他們的意見產生了分歧。他們一個堅持繼續尋找合適的地方挖地洞,另一個則主張在石屋裏采用一種新的辦法取暖。第二個意見是普羅科普的主意。他正在向塞爾瓦達克上尉闡述他的想法,可是還沒有講幾句,他突然住了口。

這時,他正面向南方。他用手揉了揉眼睛,凝神看著遠方。

“不!我絕對沒有看錯!”他自言自語道,“那邊的確有一堆火光。”

“火光?”

“是的,就在那兒。”

“是火光!”塞爾瓦達克上尉也向那個方向看了看,然後說道。

事實不容置疑。的確有一道火光出現在南方的天際,而且非常明亮,由於在茫茫夜色中,這道火光看起來越來越亮。

“是不是一艘船?”塞爾瓦達克上尉問道。

“肯定不是船。”普羅科普答道,“這麽遠的距離,我們是不可能看到船燈的。”

“另外,”塞爾瓦達克說,“這火光一動不動,好像還有很強的光輪。”

他們又全神貫注地向那個方向看了一會兒。

上尉突然想了起來,大叫道:“啊!那是火山!那不就是我們在“多布裏納號”上曾經看到的火山嗎?”

一個想法突然閃過他的腦際,他對普羅科普說道:

“船長助理普羅科普,我們為尋找一個好住所已經殫精竭慮,但是至今一籌莫展。大自然幫了我們的大忙!這火山不正是一個求之不得的好地方嗎?是的,這無窮無盡噴薄而出的熾熱的巖漿,可以讓我們來禦寒!船長助理,這真是絕處逢生啊!我們明天就去那裏探察一下。為了活下去,如果必要,我們甚至可以下到加利亞的地層深處去。”

當塞爾瓦達克上尉滿懷激情地談論他的規劃時,普羅科普也在竭力思索著。他記得,那邊的確有一座火山。那天,當“多布裏納號”沿著加利亞海的南岸行駛時,一個大海岬阻斷了他們的道路,他們不得不從奧蘭原來所處的緯度上繞行。在那裏,他們看到了一座高山,山頂上冒著濃煙。顯然,如今炙熱的火光或巖漿已經代替了那滾滾濃煙。此刻,火光照明了南方的地平線和夜空的雲朵。

“你說得對,上尉。”普羅科普說,“是的,是火山,我們明天就去看看。”

他們立刻踏上了歸途。回到那間茅屋後,對於明天的計劃,他們只告訴了鐵馬斯徹夫伯爵一個人。

“我們一起去。”伯爵說道,“可以乘‘多布裏納號’去。”

“我想,”普羅科普說,“不用乘‘多布裏納號’。這麽好的天氣,有小艇就足夠了,只有30多裏路。”

“那好吧。”鐵馬斯徹夫伯爵回答。

同大多數豪華的縱帆船一樣,“多布裏納號”同樣配備了小艇,這種小艇的速度很快,它的螺旋槳由一個功率很大的小鍋爐帶動。普羅科普認為,由於登陸地點還不清楚,乘輕便的小艇更為方便,可以在小海灣裏隨意尋找一個登陸地點。

第二天,也就是3月11日,他們將“多布裏納號”剩下的燃煤裝入小艇,然後便乘著小艇離開了謝裏夫港。對於他們這次火山之行,本·佐夫事先毫不知情,因此對他們的突然出行感到非常吃驚。不過,他可以在古爾比島上全權代理總督的職務,這讓他感到很是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