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他們為什麽會到達這個地方(第2/4頁)

普羅科普感到有些窘迫,一時被問得啞口無言。他只能說,這個問題他目前還難以解答,但是總有一天會弄清真相的。不過,他認為這種說法也解釋了不少奇異的現象,因此應該持肯定態度。至於地球的另一部分為什麽會從地球上分離出去,他也感到迷惑不解。那麽,是不是由於地心力量過度膨脹才會將這一部分拋到半空中呢?不過,這種想法就太離奇了。這是一個相當復雜的問題,還有很多未知的東西需要進一步查明。

“不過,話說回來了,”塞爾瓦達克上尉總結道,“即便我們現在是在一個新的小行星上,那也沒有什麽關系,只要法國還和我們在一起就可以了。”

“應該說是法國和俄國。”鐵馬斯徹夫伯爵說道。

“對,還有俄國。”塞爾瓦達克上尉趕緊補充了一句。

不過,如果這是事實,如果他們此刻所處的環境真是從地球上分離出來的一塊碎片,這塊碎片又變成了一個扁扁的球體漫遊在太空當中,那麽這個小球體的體積是有限的,無論是法國還是俄羅斯,它們的大部分地區恐怕仍留在地球上。英國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六個星期以來,直布羅陀海峽與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通訊聯系已經完全中斷了,無論是陸上,還是海上,無論是郵件還是電報。

此外,可以認定古爾比島就在這個小行星的赤道上,因為它白天和黑夜的長短是相同的,小行星的南北極之間穿過古爾比島的弧面長度大約只有1160公裏,即從古爾比島到該行星的南極和北極的距離是相等的,大約都是580公裏。這一點,如果在地圖上將會看得非常清楚,它的北極必定是在法國的普羅旺斯省沿海一帶,而南極則在北緯22度的非洲沙漠中。

如果有了以上這些推論,船長助理普羅科普還能堅持他的判斷嗎?一定要認為這塊地方是從地球上分離出來的嗎?無論如何,這種說法是行不通的。這樣看來,還要再等一些時候才能解釋這個問題。不過,普羅科普雖然沒有完全發現事實的真相,但是他的推論卻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這也是事實。

在越過直布羅陀南部的狹長海峽之後,“多布裏納號”又趕上了好天氣。他們在機器正常運行的情況下,順風行駛,“多布裏納號”徑直向北駛去。

我們剛才所說的是北,而不是東,因為西班牙海岸已經完全消失了,至少直布羅陀海峽和阿利坎特之間的一大塊地區已經完全消失了。馬拉加、阿爾梅裏亞、加塔海峽和卡塔熱納都已經不知去向。西班牙半島的這一部分地區同樣沉入了海底。“多布裏納號”一直行駛到昔日塞維利亞所在的緯度,這時呈現在他們面前的不是安達露西亞海岸,而是一個新的大陸。只見這一帶海岸到處都是懸崖峭壁,這與他們在馬耳他島看到的景象毫無二致。

在這個地方,大海深深地嵌入了新大陸,形成了一個尖利而又突出的地帶,其高聳的山峰本來應該是昔日馬德裏所處的位置。然後,海岸一直向南延伸而去,昔日的海灣和巴利阿裏群島已經不復存在。

然而,當他們離開原來的航道,準備前去看一看那些較大的島嶼是否還保留著一些痕跡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東西。

這時正是2月21日早上八點鐘,一位站在船頭的水手忽然大叫起來:“海裏有一個瓶子!”

或許,瓶子裏有些珍貴的文件,能夠為這次災難提供一些解釋。

隨著水手的叫聲,鐵馬斯徹夫伯爵、塞爾瓦達克上尉以及船長助理普羅科普迅速跑向船頭。他們把船開過去,很快就撈起了那只瓶子。

這並不是一只瓶子,而是一個用來存放望遠鏡的皮套。皮套的封口處小心地塗過封蠟,如果放到海裏時間不久,海水應該還沒有來得及滲進去。

普羅科普仔細搜尋了一遍,沒有在皮套上發現任何商標。封口上的蠟封得很嚴,因此海水對它絲毫沒有影響。封印上有些模糊的印記,那是兩個縮寫字母:P.R。

“這是什麽意思?”

普羅科普除掉封口上的封蠟,然後打開了皮套,從裏面取出一張從筆記本上撕下來的普通橫格紙,上面歪歪扭扭寫了幾行大字,這些大字後面還打了很多問號和驚嘆號:

加利亞???

Ab sole(2),2月15日為:23600萬公裏!

1月至2月共走路程:32800萬公裏。

Va benet!All right!Parfait(3)!!!

“這是什麽意思!”鐵馬斯徹夫伯爵拿著這張紙片反復地看了好幾遍,還是迷惑不解。

“我也不明白什麽意思。”塞爾瓦達克上尉回答,“不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寫這張紙條的人是誰,他直到2月15日還活著,因為這張紙條上提到了這個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