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緊張的對峙隨著一個意外而結束(第3/3頁)

“你說的完全正確。”莫爾菲準將說。

“我問心無愧!”

“我也問心無愧!”奧利菲特少校說。

“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個中立的地方……”

“中立?”莫爾菲準將叫道,“上尉先生,你這是站在英國的土地上。”

“英國的土地?”

“是的,這裏懸掛的是英國國旗。”準將一邊說著,一邊指向小島上空飄揚的大不列顛聯合王國國旗。

“呸!”塞爾瓦達克上尉嘲諷地說道,“因為你們從來都是趁著災難把國旗掛在別人的領土上。”

“我們的國旗掛在這裏是在災難之前。”

“就算你們掛在災難之前,那也只是你們的保護領地,而不是你們自己的領土,先生們!”

“保護領地?”兩位英國軍官同時喊道。

“先生們,請聽我說!”塞爾瓦達克上尉跺了一下腳,繼續說道,“在這次災難後,這個小島不過是代議制共和國唯一一個幸存下來的地方,英國並不是它的主權國,因此只能行使保護權。”

“共和國?”莫爾菲準將說著,眼睛瞪得大大的。

“而且,”上尉接著說道,“這種保護權,你們是幾經周折才在愛奧尼亞群島上取得的。”

“愛奧尼亞群島?”奧利菲特少校更驚訝了。

“是的,這裏是科孚島!”

“科孚島?”

兩位英國軍官面面相覷,驚訝得一時說不出話來。

鐵馬斯徹夫伯爵自然是偏向塞爾瓦達克的。這時,他感到自己應該站出來說句話了,可是他剛要開口,莫爾菲準將卻以一種平淡的語氣向塞爾瓦達克上尉說道。

“上尉先生,”準將說道,“你搞錯了,我認為有必要阻止你繼續錯下去。我始終不明白你為什麽這樣以假亂真。你腳下的土地,的確是英國的領土,這是1704年《烏得勒支條約》規定的。當然,法國和西班牙曾在1727年、1779年、1782年幾次提出爭議,但最終都未能改變英國是該島的主權國家這一事實。這個島雖然很小,不過只有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那麽大,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它是英國的領土。”

“那麽,這裏不是愛奧尼亞群島的首府所在地科孚島?”鐵馬斯徹夫伯爵驚訝地問道。

“不,先生們,”莫爾菲準將說,“這裏是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對於鐵馬斯徹夫伯爵和塞爾瓦達克上尉來說,這個回答無異於晴天霹靂。他們始終認為自己已經到了地中海最東部的科孚島,結果卻到了最西面的直布羅陀海峽。可是,在他們航行期間,“多布裏納號”從來都沒有掉轉方向,一直在向西行駛啊!

這的確是一個新的事實,裏面一定隱藏著什麽奧妙。鐵馬斯徹夫伯爵正要開口說話,卻聽到下面傳來了吵鬧聲。他轉過身去,驚訝地發現“多布裏納號”上的水手同島上的英國士兵打在了一起。

是什麽事情使他們打起來了呢?原來,水手帕諾夫卡和皮姆下士發生了爭吵。那麽,他們之間為什麽會發生爭吵呢?因為剛才發射的炮彈不僅炸壞了“多布裏納號”上的桅杆,同時飛出的彈片還打壞了帕諾夫卡的煙鬥,並把他的鼻子蹭掉了一些皮——對一個俄國人而言,他的鼻梁確實是高了些。

所以,當鐵馬斯徹夫伯爵、塞爾瓦達克上尉同兩位英國軍官爭辯的同時,這邊的水手和士兵竟然打了起來。

無疑,塞爾瓦達克上尉當然是站在帕諾夫卡一邊,請英國人對此做出解釋。奧利菲特少校極為惱火,他聲明他們沒有必要對炮彈造成的損失負任何責任,帕諾夫卡受傷純屬是咎由自取,誰讓他正好站在炮彈經過的地方呢?而且,都怪他的鼻子太高了,否則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的。

聽到少校的話,一向穩重的鐵馬斯徹夫伯爵被激怒了,他同兩位英國軍官交換了幾句傲慢的話,然後命令水手立刻準備啟航。

“我們還會再見的,先生們。”塞爾瓦達克上尉對兩位英國人說道。

“隨時恭候!”奧利菲特少校回答說。

這時,出現了一個新的意外,也就是說他們目前所在的對方是直布羅陀海峽,而不是科孚島。此刻,在鐵馬斯徹夫伯爵和塞爾瓦達克上尉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盡快回到俄國和法國去。

“多布裏納號”立即出發了。兩個小時之後,直布羅陀海峽幸存的那個唯一的小島,便消失在了他們的視野中。

————————————————————

(1) 科孚島,今希臘愛奧尼亞群島北部的一個大島,1805年成為英國的保護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