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十四章 神禁之山(第2/5頁)

“他們為什麽不敢上來呢?”哥尼納凡問道。

“因為酋長葬在這兒,整座山已被‘神禁’了!他的墳墓在保護著我們呢。”

“被‘神禁’了?”

“是呀,朋友們,所以我才躲到這裏來,這就如同在中世紀的歐洲,一些亡命之徒常常逃到聖所尋求庇護一樣。”

“啊!謝天謝地!”海倫娜夫人高高地舉起雙臂,祈禱說。

這群逃亡的人眼下還沒有脫離險境,只能說稍微松了口氣,他們已經累得不行了,趁這個難得的機會可以休整休整。

哥尼納凡太激動了,不知道說些什麽好,少校也連連點頭,對目前的現狀表示十分的滿意。

“朋友們,如果那些蠢貨想在我們身上練練耐性,那他們就想錯了。不出兩天,我們就遠走高飛嘍。”巴加內爾說。

“飛!問題是怎麽飛呀?我們如何才能逃出去呢?”哥尼納凡問道。

“這現在還說不好,我相信辦法是有的,決不會在這裏等死。”巴加內爾胸有成竹地回答說。

這時,眾人都想聽聽這位好朋友巴加內爾的冒險經歷了。可是讓人費解的是,一向滔滔不絕愛說話的地理學家現在卻沉默寡言了起來,非要別人撬開他的嘴才說句話。對大夥兒提的問題,他總是答非所問、支支吾吾的。

“巴加內爾像是換了個人似的!”麥克納布斯心想。

確實,巴加內爾的容貌發生了一些變化。他用那件茀密翁麻大外衣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好像是不願意讓大家仔仔細細地看看他似的。只要一問起他逃脫的經歷,大家都能覺察到他感到很尷尬,不過沒人點破。一談到別的話題,他又眉飛色舞地恢復了往日的神采。

關於他這次的歷險,他避重就輕地給大家講了一些。經過是這樣的:

他和羅伯特一樣,在喀拉特德被打死之後,趁亂逃出了寨子。但是,他沒有小羅伯特那麽幸運,而是徑直鉆進了毛利人的營地。在那裏,他遇到了一位身材高大、很有頭腦的酋長。這位酋長聰明過人,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他還用鼻尖蹭蹭地理學家的鼻尖,以表示對這位陌生闖入者的歡迎。

巴加內爾非常擔心,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成了毛利人的俘虜。但當他發現那位酋長總是寸步不離地陪在他左右,這才明白自己的處境。

這位酋長名叫“海奚”,土語意為“陽光”,他人倒不壞。巴加內爾戴副眼鏡,還背著一部望遠鏡,讓他覺得此人似乎很有來頭,於是對他刮目相看。那酋長白天對他親善有加,夜裏則用一條大麻繩將他捆綁起來。

就這樣過了3天。至於問到在那3天裏所受到的待遇,他的回答是“又好又不好”,並沒有作詳細的描述。總之,他再次被毛利人擄獲後,除了不用擔心自己馬上會掉腦袋外,其他方面的處境並不比他那些不幸的同伴們好到哪裏去。

那天晚上,他磨斷繩子,逃了出來。他躲在遠處觀看喀拉特德的葬禮,知道他葬在芒尕納姆山山頂,所以這座山務必是要“神禁”的。他決定先在這座禁山上躲一陣子,不願撇下還被囚禁在寨子裏的夥伴們獨自逃命。昨天夜裏他來到喀拉特德的墓地,打算在這裏一邊養精蓄銳,一邊期待著朋友們在上帝的垂憐下想辦法逃出來。他的冒險總算成功了。

這就是巴加內爾失蹤後的情況。至於他在毛利人那裏的3天是如何度過的,他卻只字不提。是不是刻意隱瞞了那段被俘後的事,從他的神色觀察,大家覺得應該是。他不願多說,其他人自不便多問。不管怎樣,他逃出來了,夥伴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目前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哥尼納凡知道,那些毛利人是不甘罷休的,雖然他們不敢爬上山來,但會將逃犯們圍困在山上,讓他們沒吃沒喝,無處可逃,然後自動跑出來。那些土著人有的是耐心。

哥尼納凡充分意識到了他們當前處境艱難,他決計等待,要不就創造機會逃跑。首先,哥尼納凡對周圍的地形進行了認真的偵察,目的不是防禦土著人發起進攻,而是策劃一行人如何才能逃出去。

少校、約翰、羅伯特、巴加內爾和哥尼納凡一起繪制了一張精確的芒尕納姆山地形圖,在地圖上標明每條山路的去向、方位和坡度。連接芒尕納姆山和瓦希提連山的那條山脊只有一英裏左右,向平原緩緩而下,山嶺狹窄、崎嶇,頗為難行。但要想成功逃出去,這恐怕是唯一一條下山的路了。如果趁黑夜逃出,不被土著人發現,他們也許就可以鉆到瓦希提山脈的深谷去,擺脫毛利人的追捕。不過,這條路線同樣危險重重,山脊最後一段的下坡山勢較低,正處在土著人的火力範圍之內。如果土著人在那個位置排槍齊鳴,逃亡者們恐怕難以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