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試煉位面(7)

貝特格招募了20余名助手,還有五六十個農民在做些粗重的活,例如將水與泥混在一起。

他們建了三個爐子,溫度都在1000度左右,采用的主要是木炭。

黃宣裝模作樣的看了兩遍,自然是無所得。

楚亦凝同樣不了解瓷器的制作,只是在旁邊看著黃宣,竟是一言不發。

奧古斯塔斯二世則在遠離爐子的位置上坐了下來,小聲的與貝特格說著話,多少也有些驗看黃宣真假的意思。今天他把野戰騎兵都叫了過來,想來一頓標槍就能把黃宣掩埋,自以為安全有了保障,現在就是看他是否有利用價值。

黃宣自然也是明白的,早在來的時候他就叫李生剛帶專家來,可在此之前,他還要在饒兩個圈子,等人家回復,要說以前時空旅行的時候,位面通訊好像電話,那現在就改成了短信。

李生剛也就知道景德鎮產瓷器,人托人請了位傳說中的大師,那自然就還是景德鎮的,黃宣寒暄了兩句就抓緊問道:“那個趙師傅,我就在爐子旁邊,您說該怎麽辦?”

這位趙師傅不愧大師,見多識廣,指不定就見過黃宣這種站到爐子邊上再請教的人,慢吞吞的給他解釋道:“你得先選料,如果是大塊的硬料,就要粗碎,剩下的一起用雷蒙機細碎成幹粉,再用球磨機研磨成泥漿……”

黃宣一臉黑線,大師就是不一樣,現代科技領先時代,偏著頭看看幫工的農夫在那裏泡泥土,想來和那些什麽機器是差不多的幹活,於是道:“我這邊好像有選好的材料,接下來是不是把泥漿沉澱了晾幹,做成胚泥?”

他是看著能量屏上的介紹說的。

趁著大師回答的間歇,黃宣轉身問貝特格道:“你們用的是不是陶瓷土層的土?”

貝特格來了薩克森,就是因為奧古斯塔斯閣下挖出了珍貴的陶瓷土層,這刻不屑的高昂著頭道:“沒錯。”

黃宣“哦”了一聲,他可不會選料什麽的,若因為土層的問題出了毛病,換100個大師也沒用。

那邊趙師傅又道:“是做胚泥,這個是有配方的,最好是用榨泥機控一下水,百分之二十五的樣子比較好,然後用練泥機粗練,最後入泥庫陳腐,這前面的工作就完成了。”

黃宣眼睛瞪的老直,幹脆的道:“趙師傅,我人在德國,他們這有個小鎮叫麥森的,您知道嗎?在薩克森那個地方,我就用的是它的土,玩的時候沒機械。”

陶土層實際上並不在麥森,但黃宣覺得這樣更容易表述清晰,因為薩克森也沒有其他的陶土層了。

“這樣啊。”老師傅的聲音一陣就傳了過來,沒啥變化的道:“燒瓷就是兩點,第一是原料,第二是溫度,如果自己玩,練泥的時候可以更細一點,首先要把所有的渣滓去掉,土裏要沒雜質,用手揉,用腳踏,總之要把裏面的空氣全擠出去,水分均勻,就成了,不過他們出的瓷是白瓷,不好燒。”

黃宣“恩”了一聲,看著滿地的泥巴,搓著手道:“過來幾個,給我把這盆子泥弄幹凈。”

楚亦凝見黃宣站在爐子跟前傻愣愣的,本有些看熱鬧的意思,這刻卻見他好像回神了一般,東指揮,西指揮的,也來了精神問道:“你還學了遠古工業?”

“瞎學的。”黃宣謊話張口就道:“那時候看見個小姑娘長的漂亮,我就跟她一起上了課,這下用上了。”

“那小姑娘呢?”

“人家不喜歡野兔子。”黃宣沒頭沒腦的來了一句,突的一腳揣在下面一個搓泥的德國人身上道:“弄細點。”

楚亦凝笑著翻譯了,卻不怎麽反對黃宣的動作,或許在她看來,這樣才對吧。

按著趙師傅的說法,黃宣重新給轉述了一遍,貝特格見他做的有模有樣,才不說風涼話,細細的看了起來。

歐洲人現在生產的軟質瓷,在21世紀人看來,並非不好的瓷器,中國人是鬼使神差的一直在用硬質瓷,根本就不知道軟質瓷,結果在19世紀中期,中國發明了一種軟質瓷——骨質瓷,就是用牛腿骨磨碎做成的軟質瓷,一時間還成了暢銷的商品。與歐洲人對瓷器的態度是完全不同。

這裏面的原因很多,主要的區別還是燒制溫度和原料。中國人使用的高嶺土,如景德鎮的,都是含鐵量較多的,就是在元以前,景德鎮用的瓷石含鐵量也有0.5%左右,到含鐵量0.7%到1%的高嶺土出現,景德鎮就徹底出名了,所謂“水土宜陶”,正可謂是得天獨厚。

這樣的土質在燒制瓷器的時候,天然要求溫度低,大約1000度就能燒出硬質瓷,而歐洲人同樣用1000度的爐溫,燒出來的卻是陶器,他們甚至用1200度燒出來的也是軟質瓷,不是歐洲人太笨,老天就沒給他們好環境,直到最後,他們要將溫度提高到1300度,並找到了現在的陶土層,才有了燒成的希望。而景德鎮在元代,也就是德國人開始拼命的想自制瓷器的開始時期,也不過將爐溫提高到1200度,結果用高嶺土就燒出了元青花瓷,青花是高溫還原焰一次煆燒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