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大蕭條(2)

洛林不是共產黨員,所以洛林是容易收買的,偉大的監守者為利益而生,因腐敗而修改規則。贊美位面時代,哪怕只有1%的利潤,他們也願意毀滅另一個位面。

若是洛林也有血統,他一定來自猶太家族。

黃宣甚至不需要再闡述利弊,洛林就妥協了,仰或他已經想明白了利弊。

不過,從這一點上,黃宣也可以約略的了解這台10萬年後的智腦,這家夥的想象力,基本和聰明點的狗差不多。故而,洛林先生是喜歡利潤帶來的能源的,但他卻不知道怎麽得到利潤,黃宣很自得的笑笑,覺得自己和低智監守者真是絕配——當然,只是他的幻想而已。

福特目前的A型車賣的很不錯,但在轉型期,也就是1927年長達半年的停產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在這段時間,亨利·福特與他的兒子,埃德賽爾·福特用6個月時間開發出了A型車,雖然仍然很快,但強制性的轉型讓福特丟掉了世界第一汽車廠商的寶座。

不過,福特依然保有他們的Rouge制車中心,這裏是福特理想中的自給自足的,從原料以至汽車制成品都可在同一處地方實現的車城。直到百年後,Rouge仍然是全球面積最大,並由單獨一間車廠擁有的制車中心,而為人們廣為流傳的流水線技術,也正是在這裏開始發源。

既然糧食已經不值錢了,黃宣對廉價售出一批糧食的興趣也就很小了。底特律是一個混亂的城市,也是一個鐵血的城市,在這裏,黃宣似乎也被感染了——他找到三個落單的小混混,打劫了一身衣服,還湊了1美元。

這就足夠到達Rouge了。

據說這裏曾經是福特小時候居住的地方,山清水秀,但在30年代,崇尚生產力的人們用濃煙修飾了這裏,在正常的生產中,Rouge有10萬人同時工作,可謂一座自給自足的小城。

Rouge門前每天都在招工,在大蕭條時期,福特是少有幾家上漲了工資的公司,特別是亨利·福特提出的5美元工作制,據說提高了100%的工資。不過按照黃宣的理解,這絕不是所謂的為大蕭條做出貢獻,而是為了更好的穩定技術工人。

只要看看工廠門前永不休止的招工行為就能夠明白,在合同保障尚不明晰的時代,要維持數萬名工人的總量,其流動性會有多大。

福特先生每天大約都要招募上百人,在需要的時候,招募人數甚至會達到千人的規模,而為此花費的資金和降低的生產率證明,提高工資是恰當的。

事實的確如此。

站在黃宣身邊的工人大多有著粗壯的胳膊和沉悶的眼神,福特只要熟練的技術工人,培養人才這種事情也許會發生在90年代,也可能發生在20年代,但絕對不會發生在大蕭條。

在這個無數工廠破產的年代,只有力氣的男人們是得不到5美元的,但大多數人還是希望來試試運氣。

一個穿著棕色外套的中年人走了出來,站在常年寫著招聘的布告外,喊道:“會用銑床的進來。”說著,就擡著頭離開了。

十幾個個白人青年高興的走了進去,不多時,大半人又垂頭喪氣的走了出來,黃宣嘗試著向人詢問福特的技術部門,但卻失望的發現,人們認為工廠就是技術部門。

不過黃宣並不著急,一方面,這次他可以留10天左右,另一方面,他對於帶什麽東西回家很有一些疑惑,他需要仔細的觀察一番——大蕭條是由生產過剩引起的,但並不是始終生產過剩的,從洛林的資料上可以知道,這個時代最便宜的是農產品,但最難獲得的也是農產品——當農場主發現,將一頭羊送到城鎮的運輸費高於羊價的時候,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將之殺死丟掉,小麥、玉米也是相同的道理。

有人很奇怪的問,為什麽不把這些東西儲存好,等到價格升高後再賣呢——這取決於保存的價格是否超過農場主的預期蕭條時間,沒有人知道大蕭條什麽時候才能結束,也就很少有人願意再花上一筆錢,用以保存這些產品。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大多數的產品是一文不值的。

而這些問題與黃宣相關的地方就在於,即便你手上有一大筆錢,你也買不到想要的商品,這即是危機的實質,一切都與規律脫節了。

很快又有人喊話,符合要求的人就可以得到面試的機會,而黃宣,則陪著大多數的人等在外面。

“小子,你會什麽?”說話的是一名拉美裔美國人,留著一臉的大胡子,是個善談的老頭。

“也許……”黃宣翻翻手掌,道:“開車吧。”他的卡丁車開的還算不錯。

每個美國人都會開車,那老頭扭過了頭,他是個熟練工人,從其的談話中可以知道,他做過很多的工作:船台、車床、建築業,不過他的年齡超過了老板們的需要,所以在1930年,他光榮的加入了失業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