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3/4頁)

承光帝獨自接待逍遙島島主,還留二人一塊共用午膳的消息傳出來,關注這事的人不免又高看了魏家一眼。

在他們看來這逍遙島獨立在大虞之外,已經相當於一個小國,而魏夫人就是一國公主。嘖,這魏景和真是福運逆天。

……

沒多久,魏家就建了祠堂,從魏老頭開始自成一族,也就是說以後魏老頭就是這一支的祖宗,嶄新的族譜寫上子孫的名字,在安覓的提議下,魏老頭也同意魏家女子一律上族譜,從此,魏氏大族由此展開。

公堂那事後,都知道魏景和僅剩的族人出來作證將他置於死地,今日獨立成族,倒沒有人說什麽。經了那場事,也是真的怕了,連愛彈劾魏景和的楊禦史都歇了。

之後就是分家。

雖然魏家二老讓安爸安媽參與,但安爸安媽知道分寸,一早就躲去新家那邊了,這事哪能摻和。

其實也沒什麽可分的,家裏的銀錢只分莊子的出產和原來車子積木那些合作所得,像玻璃鋪子這些,都默認是安覓的。

銀錢和莊子的出產,魏景和就沒要,只要了莊子,如今莊子上太多東西,給魏老大也不妥。

就算什麽都不給魏老大,魏老大也毫無怨言,光是安覓給出的紅薯粉制作方子就夠他折騰了。

就這樣,兩兄弟分了家,魏家二老秉著跟長子養老的風俗規矩,還住在魏老大那邊,順便照看兩丫頭。

因為就隔一道墻,除了不一塊吃飯,倒跟以前沒多大區別。

平安也知道要分開兩家住了,還會抱著他奶安慰,說他會經常過來陪奶,或者奶過來玩。

魏老太直說要不是就在隔壁,她才舍不得放她的乖孫走。

安覓怕兩丫頭多想,以為分家了就生疏了,也開口讓她們有空就過來玩,就同以前一般。

二丫從這邊學會好吃的就可以回家做給爺奶吃,搞得二丫那點傷感都沒了,恨不得趕緊搬好,好去學做好吃的。

安外婆會做的東西可多了。

大丫比較靦腆,最近由魏清婉教那雙面繡,天知道那雙面繡,安覓當初也是看得頭昏眼花,照她娘給的圖畫了好久繡法圖,剩下的全靠魏清婉自個悟,好在她也悟出來了。

這次搬家,也沒有開暖房宴,怕耽擱魏景和,打算等魏景和高中後再一塊辦。

……

朝廷做出來的水泥優先拿去築堤修壩,建造城墻後,才輪到做馬路。

很快,大家就看到京城主街的磚被撬起來,然後官差用布圍起來,誰也不敢輕易靠近,只知道裏面叮叮當當的,一夜後又恢復平靜,還有官兵往裏灑水。

這是種了東西嗎?

終於,在元宵節當日,被布圍起來的京城主街道出現了一條嶄新平滑的路,上面還規劃出兩條線,中間車馬行駛,兩邊行人行走,孩子們騎著小車在上面跑得更流暢了。

看到這條路,所有人目瞪口呆,直呼夜裏被神仙施了仙法。

元霄後,朝廷開始征瑤役,做的便是修路,往城外延伸而去的是一條修往順義縣的官道。

看到這條路,百姓們還是第一次服瑤役服得心甘情願的。

與此同時,承光帝一開印就將玉米和土豆這兩樣高產農作物昭告天下,還有修路的水泥,新出的竹紙。

一開年就有這麽好的消息,整個大虞都沸騰了,不光承光帝被百姓稱贊為明君,魏景和這個名字也再一次烙進大虞子民的心裏。

承光帝也沒將安覓意外造出竹紙的功勞給抹掉,安覓這個名字再一次被天下學子所知。

分了家後,魏景和開始全心備考。

魏老大的紅薯粉廠有安爸這個生意老手指點,還有安二哥在生產工具上做了小改進,元宵節一過很快就開起來了。應安覓要求,除了力氣活需要男人,其他的都招女工。

這也是想為這個時代的女性爭取點地位。在鄉下,一個女人能掙到比當家的還多,家裏多少都得給好臉。

有錢就有底氣這話沒錯。

與此同時,安覓的紡織廠也開起來了,同樣招的是女工。

沒棉花就做包包,收羽絨做羽絨服等,還有年前她讓徐風去北邊胡人那想法子買回來的羊毛,都能紡成線做衣服。包包有魏清婉教,羽絨服紡線織衣有魏老太,完全不需要安覓操心。

又找到事做的魏老太徹底拋棄暖房裏的菜,一頭紮進紡織廠裏。

紡織廠是以她的名義開的,而蜂窩煤廠則是以大哥的名義,都是能招女工就招女工。

當第一批蜂窩煤出來,一文錢一塊煤,最先買開采權的人傻眼了,賣那麽便宜?這是傻子吧?

承光帝知道這蜂窩煤廠是以逍遙島的少島主開的,按照那逍遙島島主說的,是為了就近照顧妹妹,還有方便逍遙島的人出來采買,相當於逍遙島在大虞的一個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