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 侖(第3/10頁)

田襄子把果實取下來,伸手進去探了探,裏面是空的。

他走到一旁,抱起一個完好的果實。起身的時候差點摔一跤——這果實被一根麻繩拴在地上。他蹲下身解開麻繩,一不注意,這個果實竟然筆直地沖著天空飛去。他嚇了一跳。擡頭望去,眨眼之間,它已經只剩下一個小黑點,越來越淡,很快消失在視野中。

“這果實完全沒有重量,反而會飛?”田襄子激動得低聲呢喃著。

“我看我們還是走吧,馬上就要來人了。”鄧陵緊張地說。

擡頭望天,一縷金色的陽光從枝葉從中透出來。天色已經大亮了。

手記一

【猜測一】萬物都受到元力作用,但是可按元力的方向分陰陽兩種。陰者下墜,陽者升騰。

【解釋】圓果凝聚萬物中的陽屬性之物,其總的元力向上,故而可以上升。

【疑問】為什麽元力的方向會分為兩種?是什麽決定了萬物所受元力的方向?

三 妖火

“你這是要幹什麽?!”孟勝看著眼前的古怪之物又驚又怒,簡直快說不出話來了。

四個圓圓的金黃色球體被捆綁在一起,下方懸吊著一個拖車大小的竹籃。竹籃邊緣用兩根粗繩系在一旁的樹幹上,在繩子的拖拽下,整個籃筐斜斜地向上晃動著。

“你把這邪果綁在這裏幹什麽?趕緊把它放走!”

“邪果?為什麽?它有毒嗎?”

孟勝閉上眼,緩了一口氣,良久,才鄭重地說:“天地萬物,莫不遵循天道。因力而起,力竭而落。而此物不僅不受元力束縛,反而無端有上升之勢,此其一邪也。襄子,你過來看。”他取下發髻,用力在綿軟的果皮上插下去,一陣嘶嘶的聲音從破口處傳來。田襄子把手放在洞口處,只覺得一股強烈的氣流從中噴湧而出。

“充滿其間的便是邪氣。你往後退!”他拿出火石,點燃了一根枯草,退後幾步,把枯草扔到了出氣口。轟的一聲,一股數米長的烈焰竄出,像一條紅色的大蟒蛇。火蛇在空氣中跳躍著,隨風劃出妖異的軌跡。轉瞬間,火焰又消失了。

“很好玩,不是嗎?”田襄子看得睜大了眼睛。

孟勝嘆了一口氣;“總之,你以後少碰這種邪氣之物。還有,不許再進禁地了!”

“钜子大人,我昨天仔細想過了。也許並不是此物不循天道,而是我們把天道搞錯了!”田襄子反駁道,“那樣的話,這就不是什麽邪物,而是我們領悟真正天道的一個機會。”

孟勝聽得一驚;“此乃祖師親傳下的天道,豈能有錯。以後休得再說這樣的胡話了!”

“子在經上曰:‘巧傳則求其故。’難道我們面對這樣的邪物就只能避而不見,而不求其緣故了嗎?”

“你……好,那我且問你,你剛才做的那個東西,到底有何用途?”

“我試過了,四個圓果,足以承受一個人的重量。只要切斷麻繩,人便可借此扶搖而上。若欲返回,只需割破一個果皮,便可讓其緩緩而落。”

“襄子啊,難道你不聞‘子之為鵲也,不如匠之為車轄’的道理嗎?”

“我當然知道。所謂‘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可是大人,此物新制,又焉知它不利於人呢?”

“唉,你啊……”孟勝苦笑著,終於沒有再說什麽。

有這樣的弟子,究竟是墨門之幸,還是墨門之禍呢?他心裏想著,也許他說得對……這時候,他心裏不知為何浮現出了祖師墨翟的模樣來。

手記二

【推演】如果萬物分陰陽兩種,則有三種可能的情況:其一,組成萬物的成分中有陰有陽,二者所受元力方向各異,上下撕扯,致使其自動裂解;其二,即使有某種未知力量把它們凝結起來,那麽當其中的陰陽二者同量時,此物便可不受元力束縛,懸浮於空中;其三,即使組成其中的陰陽兩者不等,事物也應有趨向性,陽屬部分位居其上,陰屬部分沉墜其下,不管如何顛倒,它總是會恢復此種取向。

【結論】從未在世上看到以上三種現象中的任何一種,故【猜測一】是錯誤的。

“敵襲,敵襲!”

一陣喧嘩的喊聲忽然從遠處傳來。片刻之後,便有墨家弟子來報:“钜子大人,秦軍來攻!”

孟勝微微一愣,心裏立刻湧起一股絕望:他們終於還是找到這裏了!

“堅守寨門,決不可讓秦軍攻入!快,我們去看看。”

他一邊沉著臉吩咐著,一邊邁開大步向前走。那戰馬的狂嘯和戰車的前行聲,仿佛就在耳邊響起。他似乎已經看到墨門子弟迅速淹沒在一股洶湧而來的黑色軍隊裏,伴隨著烈火焚毀的村莊和滿地的鮮血。

但這些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犧牲,他見得太多了。最可怕的是,墨家道義就此斷絕,天下再無墨門存在。想到這裏,他咬咬牙,密密的冷汗從額頭滲了出來。他突然轉身對田襄子說:“你去集合所有四代門徒,退進昆侖山暫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