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LINE ONE(第2/3頁)

而若是發傳單呢?貝克爾就可以有選擇性地每次只邀請一到兩所學校的人;今天坑完了A、B兩所學校、明天再去C和D,即使有些學生會通過社交媒體去分享派對的消息、吸引來一些他校的人,但那宣傳力度也是十分有限的,遠不及組織者直接發布消息來得有效……他這麽操作,就至少能在一個地區用同一個派對場所維持一個周末了。

那麽,發傳單這事兒又為什麽要貝克爾自己出馬呢?

其一,其他人周五還在上學呢,而他逃課也沒人敢管;其二,他的學生形象可以幫他很輕易地混進任何一所高中或大學;其三,前文也說了,他生得高大英俊,再加上他那一身名牌,自然更容易請到人。

綜上所述,這天一早,貝克爾就按計劃出發了。

他先把自己的跑車停在了學校的停車場,然後拿上一個背包,小跑著就出了校門。

穿過了兩個街區後,他就走進了地鐵站。

貝克爾今天的目的地是市中心附近的兩所高校,計劃是上午下午各去一處,放學前再返回自己的學校開車回家。

而貝克爾所不知道的是,自己其實在出校門前就已經被跟蹤了。

跟蹤他的是一個叫亞當斯的男生,是他的同校同學。

當然了,貝克爾並不認識亞當斯,因為亞當斯只是個小人物,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高中生——他對前途感到迷茫、對學習感到無力、想要扮酷卻總是弄巧成拙、覺得自己叛逆不羈但本質上也是庸人一個。

要說亞當斯有什麽特別在乎的事,那應該就是自己的女朋友了;對他這個年紀的人來說,戀愛有可能是大於一切的……或許多年後他回憶時會發現自己其實也並不怎麽喜歡對方,但在當下,他的眼裏就只有這一件事。

荷爾蒙就像一鍋沸水,當你的理智浸泡在裏面被燙得嗷嗷直叫時,你很難做出應有的判斷。

亞當斯現在面臨的就是這種情況,不久前,他的女友在去過了貝克爾的派對後就變得沉默寡言、慢慢和他疏遠,而他激烈的追問換來的也只是無言的哭泣。

在這種情況下,亞當斯完全沒有想過求助於成年人,他甚至沒有嘗試對這種狀況做任何靠譜的推測……雖然以他的智商也未必能想到究竟發生了什麽。

反正亞當斯就認準了一件事——女友的變化必定和貝克爾有關。因此,從幾天前起,亞當斯便開始暗中觀察貝克爾的行動。

今天早晨在停車場,他發現貝克爾背著個包鬼鬼祟祟地離開了學校,就跟了出來。

他跟著貝克爾上了地鐵,乘車到了市中心,一路步行到了一所高中,還跟著對方混了進去。

他看著貝克爾在別人學校的走廊裏、儲物櫃上張貼傳單,在課間休息時給學生們發送傳單;隨後,又跟著貝克爾離開了那所學校,再度上了地鐵。

僅乘了兩站後,他們又到了另一所高校。此時正值午休時間,貝克爾又是很輕易地混了進去,把他在上一所學校裏做的事又做了一遍。

但這次,貝克爾引起了一名教務人員的注意,對方上前問了他幾句,就發現他並不是本校的學生,接著就要追問他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貝克爾可不想在這兒惹麻煩,在事態變得嚴重前他便趕緊開溜了。

高中冰球隊的主力沒理由被一個人過中年的文科教師追上,貝克爾很順利的跑掉了,並在逃跑的過程中……察覺了亞當斯的存在。

貝克爾很快就意識到,這個人是自己同校的同學,繼而推測出對方從早上就一直跟著自己了。

向來就是校園一霸、如今已是犯罪者的貝克爾自不會被區區一個同齡人嚇倒,何況那人還是在他這“地頭蛇”地盤兒內的一個學生。

跑了一段後,貝克爾故意拐進了一條小巷中,亞當斯生怕跟丟、趕緊跟上,結果在轉角處被堵了個正著。

身形壯實的貝克爾一個箭步上前,就用手臂抵住了亞當斯的咽喉,將其頂在了墻邊。

他問亞當斯為什麽跟蹤自己,而亞當斯反過來質問他對自己的女友幹了什麽,並威脅要告發他;兩人說的事基本不在一個頻道上,但這並不妨礙他們起爭執並且快速升級為打鬥。

他們從小巷的巷頭廝打到巷尾,最終,還是貝克爾占了上風……面對已經站立不穩、踉踉蹌蹌的亞當斯,貝克爾猛揮一拳,打得對方錯步後退、仰身倒下。

下一秒,伴隨著一聲刹車的嘶鳴,一輛滿載著小學生的校車便從突然橫倒在路肩外的亞當斯身上壓了過去。

對於這種大型車來說,在行駛中猛打方向盤加猛踩刹車是很危險的,再加上亞當斯這麽一個大活人墊在了一側的輪胎下……當時就引發了一場側傾打滑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