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賭聖(第2/2頁)

最後左小右在內地找了兩個女演員,一個是蔡明,一個是大美圓。

蔡明飾演的是原版中吳君如的角色,大美圓自然就是取代了張敏的角色。

至於剩下的幾個角色,也都是找的實力派,卻身價不高的老戲骨,這樣一個劇組就拉起來了。

左小右親自擔任導演和監制的角色,力求拍出比原著更好地無厘頭電影。

在《賭聖》這部電影當中有個盲點,就是周阿星原本要離開香江,返回大陸,但電影中卻沒有半點交代,周阿星就重新回來了,而且還換了衣服,打了發乳。

左小右當初看這部電影,就覺得這裏缺少了一環,也不知道是經費不允許,沒有拍?還是拍了以後覺得不合適,剪掉了?

總之這種BUG,左小右是絕對不容許出現的。

其它方面,左小右也根據時代背景做了適當地修改。比如周阿星的身份。

當初拍《賭聖》的時候是1990年,那時候香江還沒有回歸,所以周阿星的身份是一個來香江投靠親戚的‘大陸仔’,凸顯了內地人的土氣。但現在是1999年,香江已經回歸兩年,再凸顯內地土氣,那就是找死了,所以左小右將周阿星的身份稍作修改,雖然還是內地來的,但卻是父母雙亡,不得不來香江投靠親戚的孤兒。

至於透視眼的特異功能用來查看下水管道這個梗,果斷扔進垃圾桶。

那個時候的香江人對大陸的偏見實在是不小,當然這也和受到呆彎和英國的影響有關,我兔在國際上被戴帽子的情況實在是太普遍了,不過這也體現出了漢字的博大精深。

兔子被戴了帽子,是個‘冤’字。

雖然這只是一部跟風的商業片,不過在這個時代的賭神已經是十年前的電影了,所以放到現在拍也就談不上跟風了,因為當初跟風拍賭片的,十之八九撲街了,到現在也沒人敢碰。

左小右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拍攝跟風賭片,其實也是讓鄒文懷很不看好,但誰讓這部電影是美國佬要求拍的呢!而且還指派了左小右擔任這部電影的導演和監制,好在這部片的預算只有150萬,就算不能上映,只靠著賣光碟,也能收回成本。

在1999年,150萬港幣實在不算什麽,連一個三流明星都請不起。

將劇組籌備好之後,《賭聖》就在低調中開拍了。

按照香江的習俗,開機要先拜神,拜了神之後,劇組開始拍攝。

左小右坐在導演的座位上,用攝像機拍攝著第一組鏡頭。

他之所以擔任導演的工作,就是想學會以後應該怎麽樣拍電影。他現在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所以他需要拍攝一些更高更快更強的電影,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從這個150萬的小劇組開始導演之路,剛剛好。

因為劇組經費有限,所以左小右在一開始拍攝的時候,並沒有開機,而是看了看演員表演的效果,如果覺得效果不好,就會繼續關機拍攝,直到拍出滿意的效果之後,再說一句:“很好,但是還能更好,再來一次。”然後開機拍攝,效果很好,還節省了膠片。

就這樣,一個月之後,電影順利殺青。之後又是半個月的後期制作,影片終於成型。左小右親自看過之後,雖然覺得還有精進之處,但終究是經費有限,也就只能這樣了。

即便如此,這一版的《賭聖》要比原版《賭聖》高了兩個等級。至少邏輯錯誤基本沒有了,還有畫面也更加精致了,再加上左小右‘不開機’式的拍攝方式,演技絕對水準之上。

這其中,來自內地的蔡明的演技真的是讓香江這幫土包子見識了一番什麽才叫演技,哪怕是香江的那些老戲骨也佩服的五體投地。

相比起來,大美圓還是個十足的新人,演技超爛。不過還好,不會比原版的張敏爛。

就這樣,左小右將電影的拷貝交給公司,決定放在七月十五號的暑期档上映。

距離上映,還有二十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