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外交攻勢(第3/4頁)

印度政府也明白這一點,幾乎是處於絕望當中,不得不面對在糧食的危機下,國家四分五裂,變得混亂不堪。每天都是鬥毆和槍戰不斷,幸存的六億人,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銳減到不足五億,幾乎是在內耗中死亡了上億人。

第七次兇獸倒地,又是更一步壓縮著印度的生存空間,人口再一次銳減到四億左右。

上位者們,自然是巴不得多死一些人,也好減輕糧食帶來的危機性,多一個人,可是多一張嘴巴。所以街頭上的屠殺,還有相互間的大打出手,每一次都是血流成河,動則死亡就是成千上萬,像幾十人的死亡,不過是大海中的一個浪花罷了。

可是四億人,依然是在印度承受的範圍之外,局勢還是越來越惡劣。

從情報人員傳回來的消息中,印度剛開始也明白中國鄰居同樣是陷入到困擾中,可是這種困擾只是維持了半個月,然後又恢復到了最低保障標準。這種變化,自然不可能逃得過間諜們的眼睛,只需要留意收集,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玄機,掃蕩了整個鄂省的中國政府,在糧食上,又變得財大氣粗。

獲得這可靠消息的印度政府,每一個高層官員,都像是吃了興奮劑一樣,仿佛這些糧食就是他們自己的一樣。

印度政府馬上就心思活絡起來,以前是因為彼此都困難,不捐贈點糧食還說得過去,現在你們吃不完的糧食,再不捐贈一點,這就說不過去了,這叫沒有人仁,沒有國際人道精神,沒有絲毫禮儀之邦的風範,更沒有身為人類見死不救的精神。

於是一份份要求中方展開救援的傳真和電話,越過喜馬拉雅山脈,出現在中方高層的案台上。

現在情況才好轉一點,誰會理會印度阿三,但考慮到雙方邊界安全問題,在回復上還非常的克制,一再說明糧食的缺口還很大,自顧還不及,沒有辦法伸出救援之手。

明顯,中方的回答,不能令印度政府滿意,直接就是將一份情報人員獲得的數據傳真過去。

“現在已經到了生死關頭了,必需要采取必要的手段,不管怎麽樣,一定要拿出到糧食。”印度總理發出來的話,被認真執行,殘余的戰鬥機組成一個龐大的機群,不時出現在邊界上。然後大量的地面部隊結集於大雪山,做出來的樣子,就是將要跨越中印邊界,進入西省。

為了獲得糧食,印度政府開始向中方施加壓力,采用軍事行動來威脅。

在印度政府看來,中方都是軟弱無能之輩,一次次歷史中證明,哪怕受了再大的委屈,也只是發表一通譴責而已,也就是嘴上磨磨皮子。別看采取了軍事行動來威脅,到頭來,中方最後面肯定是妥協。像這種大路,世界上各國都熟悉不過了,反正事實也就是這樣。

當然,物極必反的道理,印度政府還是知道的,過火的威脅,會導致意想之外的結果。在一面采取軍事措施的同時,一面派出外交使團,帶著無數貴重的禮物,向著甘A市飛去,進行必要的攻關。

破釜沉舟的時刻,除了糧食,其他都是一些無用的破爛,正是這樣,印度使團所攜帶的禮物,絕對是一筆驚天巨財。

抵達了甘A市的印度使團,開始根據情報人員提供的情報,四處拜訪重要領導和官員,在一份份驚的禮物砸出去之後,還是收到了一些效果,一些人願意在這一方面上努力,盡量讓政府同意針對印度政府的捐贈。

甘A市的夜晚,某處並不起眼的酒店裏,此次印度使團的團長拉克斯曼外交部長正揣著酒杯,說道:“李主任,我們兩國自古都是鄰居,鄰居有難,自然要伸出交誼之手。現在我國人民正身陷到水深火熱當中,四億人民正眼巴巴地看著,希望得到東方國渡的幫助,渡過此次危機。”

李主任已經五十多歲,身為少數的高層人員之一,他的話語權很大,又是擔任著主管後勤的副部長,只要他同意,這件事情也就基本上可以定下來了。關於更上層的說服工作,自然是李主任的事情。

能夠混到這種位置,早就是人精了,李主任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說道:“你應該知道,我們現在糧食狀況也是剛剛有所好轉,恐怕這件事情,是不會獲得國務院批準的。而且你們一開口就是五萬噸,這根本就不可能。”

拉克斯曼並沒有說話,而是打了一個指響,一名侍從走到房間裏,將一塊白色的布給扯開,頓時整個房間被照成了金黃色。

李主任見過大風大浪,可是這面對這疊成小山一樣的金條,還是感覺到有一種窒息感,望著這小山一樣的金條,呼吸幾乎停止,兩只眼睛睜得巨大,手腳已經顫抖了。這可是金山啊,以現在市面上的金價,這裏的金條,至少也值近千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