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鹽、孤鷹(第3/4頁)

臨近十二月,所有三城市的人口,全線撤離了這三個城市,在打散分居到了劃分出來的幾個住宅區裏。

可以說,有了這上百萬人的加入,新城體系的人口數量,終於是隱隱將要突破兩百萬的大關。這種爆炸性的增長,自然是讓所有新城人滿心歡喜。畢竟越多的人口基數,就代表著一個勢力的強盛。

如此龐大的人口數量,其實已經遠超過新城的舊居民。幸好這些人員來自不同的三個城市,計算回來,一個城市也不過是三四十萬人而已,對新城並沒有構成太大的威脅。而且針對可能出現在的變化,像王漢文他們,將會被軟禁在特定的環境下生活半年,等到徹底地消化掉他們曾經的力量之後,才會被還以自由,並擁有可能充當官員的權力。

這種種看似是喜慶的氣氛,但真正知道苦處的,只有新城最核心的五人。

一直以來,像鹽這此民生最重要的物資,一直是新城掠奪的重之重。之前成立新城的時候,掠奪回來的食鹽,大多都是包裝很好,加上儲存得當,所以並沒有因為時間而融化掉。當時的食鹽,在大鍋飯之下,省吃儉用,倒也是有所剩余。可是隨著各分城的攻陷與成立,人口的增加,食鹽的壓力,陡然就增加,幾乎成了新城的一大問題。

還好狩豬的出擊中,總能夠帶回來的部分,也勉強支撐到了收復望天市。

望天市確實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裏面各類人類緊缺的物資,都有著大量的存貨。像食鹽,一些包裝和儲存效好的,五年多的時間,並沒有改變什麽。就算是一些儲存不好的,也僅僅是化成一袋鹽水而已。食鹽可沒有什麽保質期之說,就算是化成了鹽水的食鹽,依然是可以食用。

這收獲的食鹽,數量倒也多,特別是又收割了各大小超市和商店之後。一包包,一袋袋的食鹽,推滿了一個個倉庫。

可是這種儲存,原本就只能滿足七八十萬人一年多所需。這三城市陡然間的加入上百萬人口,食鹽的儲存,一下子就由一年,降落到不足半年。鹽在人類心目當中的位置,是何等的重要?所以這個問題一經出現,馬上讓所有人都頭痛起來。在仔細地詢問了三城市的人,他們城市裏的食鹽,早就被吃食一空了,每人每周只有一天是能夠吃到兩餐加有鹽的飯菜。

為了這個問題,謝寒總是望著地圖發呆。

要說鹽,最大的產地,當然是海洋,或者是一些鹽湖。很顯然,望天省的地圖裏,可沒有鹽湖。新城想要得到足夠的鹽,就必要要占領一處擁有鹽田的海邊城市。而望天市離海足有五六百公裏,需要橫跨幾個城市。可以說取鹽之路,困難重重。

像鹽這種如此重要的民生物資,如果沿海城市有勢力占在,他們應該不是笨蛋,肯定會掌握住這類重要的物資的。自己想要硬奪過來,可能困難很大。除了這個方法,用硬不行,只能夠是用黃金去換。可是對他們來說像沙子一樣普通的鹽,對於需要的人,又怎麽知道他們開出什麽樣的天價來?

末世裏唯一在各城市裏流通的,就只有黃金等貴重金屬了。新城的黃金儲存量很大,可是在謝寒的計劃裏,這些黃金是不可能去動的。而且用黃金去換,能換多少,換多長時間?唯一的方法,就是擁有一個自己的食鹽出產城市。

這種想法很瘋狂,畢竟想要擁有一個這種城市,新城的觸角就要伸得很長很遠。這不單要有足夠的武力,關鍵的是,還需要有一個安穩的大後方。像新城現在,算是有一個安穩的大後方嗎?答案肯定不是。在東有南雲市和貴水市,在南,有連雲市這個更恐怖的城市。在西,則是桂西市。圍著新城體系的七個城市,如今已經有三個落到新城的手裏。可這並不代表就是安穩的後方。

“只有將它們全都集中在手裏,才算是有一個大後方。”謝寒握著拳頭,另外一只手在地圖上,將四個城市的位置給點了出來。目光透著堅定。“可是,到底是先從弱小的開始,還是從擁有最大實力的連雲市開始?”對於這個問題,謝寒一時間還拿不定主意。

像南雲市總人口也就是十來萬人,新城自然可以一戰而下。和南雲市實力相當的貴水市,同樣可以用收復南雲市的余威,將他們收納進來。可是連雲市呢?這可是一塊絕對難啃的骨頭。如果對方已經得到了軍區裏的裝備,甚至能和新城一拼。像桂西市,是最神秘的一個城市了,至少新城對它的情報,幾乎等於零。

謝寒計算了一下,新城體系現在的人口數量在近兩百萬左右。末世的特點,可以動員的軍隊,竟然可以高達百萬。想到這個數量,謝寒不由一陣心驚。這種一比一的比例,如果是換了其他時期,根本就不敢想象的一個比例。對於組織起百萬大軍,這個想法看起來很有誘惑力,可是謝寒卻知道,新城體系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支撐如此龐大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