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希望之星(第2/2頁)

“果然和我想象的一樣,當科技進步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再是某一個天才型的科學家可以獨立推動其進步的了。我的科技想要再次進步,就必須要靠時間去慢慢積累。”看著前方那顆愈發明亮的恒星,蕭宇心中如此感嘆著。

在漫長的旅途之中,蕭宇的艦隊,已經縮水到了不足七萬艘。但是幸好,此刻蕭宇距離自己的目的地,已經不再遙遠,大概只剩下了一年的航程。

蕭宇已經提前改造出了幾艘超光速村級飛船,攜帶著一些儀器提前開始對這個恒星系展開了探測。探測的結果讓蕭宇大受鼓舞。

數據表明,這顆恒星雖然已經步入了中老年,但是大體上還處於穩定階段,它擁有一顆巨大的氣態行星,這顆行星的質量,是木星的四到五倍。最重要的是,這顆氣態行星擁有多達數百顆巖質衛星。這些衛星,將可以為蕭宇提供源源不斷,無窮無盡的建築材料。

所以,還在旅途之中,蕭宇就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工作。

對於如何改造一個恒星系,如何最大限度的獲取資源這件事情,蕭宇已經幹的駕輕就熟,在天苑四恒星系以及天鷹星雲之中,蕭宇積累了大量的相關經驗。在到達這顆恒星之後的十年時間之中,蕭宇有信心重建自己的工業體系。

在繁忙的準備工作之中,一年之後,蕭宇到達了這顆恒星周圍。看著自己至少要呆上一百多年的地方,蕭宇心中,滿是贊嘆。

“真是一個天堂一般的地方啊。”蕭宇贊嘆著。

穩定的恒星,龐大的氣態行星,多達數百顆的衛星,這一切對蕭宇來說,都充滿著異樣的誘惑力。

“這顆恒星……就叫你希望之星吧,這顆行星,幹脆就叫希望一號好了。圍繞著希望一號運轉的衛星,則按照大小,從字母表排序。”

在減速之後,蕭宇的艦隊順利進入到了環繞希望一號行星運轉的軌道。之後,蕭宇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定了這些星體的命名規則,並且通知到了盧卡科學家們。在以後的時間之中,蕭宇和盧卡科學家們將遵循著這一套命名規則進行交流。

確定了這一點之後,蕭宇開始了龐大,雜亂,卻又井井有條的行星系改造工程。蕭宇首先派出了大量的衛星,對希望一號行星的數百顆衛星都進行了詳細的探測工作,確定了它們的元素構成,大小,質量,利用價值等相關數據。

有了這些相關數據,下一步的建設就變得簡單了許多。在飛船之上,蕭宇早就準備好了龐大的建設機器人隊伍,這些機器人按照功能分類的不同,各自被派到了不同的衛星之上,展開了自己的工作。

它們首先進行了采集基地的建造,這些采集基地,將擔負起蕭宇日後所有建設工程的原料供應任務。采集基地之後,則是初步鍛造工廠。

這些工廠,將會為采集基地采到的礦產進行初步加工,以備之後使用。

鍛造工廠之後,則是機器人鑄造工廠以及各式零件生產工廠的建設。因為飛船噸位以及體積的限制,蕭宇的飛船之上不可能攜帶太多的機器人,所以,機器人鑄造工廠的建設,也十分有必要。零件工廠則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精密儀器鑄造廠等。

除了地面建設工程之外,在太空之中,蕭宇還興建了數以千計的龐大太空船塢。這些太空船塢,將承擔新飛船的建造工作,以及舊飛船的超光速改造工程。

在蕭宇龐大的計算力掌控之下,一切繁雜的事物都進行的井井有條。

處於地面基地的機器人鑄造工廠,成為了蕭宇整個建造工程的心臟,這些心臟每時每刻都在輸出大量的新鮮勞動力,補充進各個器官之中。采集基地則不斷的輸出養料,供應給各個工廠。

轟轟烈烈的大建設時代,再一次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