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元素衰變(第2/2頁)

“如果這一切猜測都是真的,人類真的是因為這個太昊文明的改造,才得以進化的話,那麽有很多疑惑就可以解釋,譬如為什麽在太昊文明的飛船之內,會發現人類的屍體。只是這樣一來,又會有很多新的疑惑。它們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麽?為了自身的進化?地球的毀滅和它們有沒有關系?我為什麽會幸存?如果是單純的為了驗證靈魂和計算機結合的可能性,它們沒有必要毀滅地球,並且,沒有必要逼迫我離開太陽系。”

蕭宇默默的思考著,默默的前進著。

目前階段,蕭宇僅僅只能在實驗室中實現超光速航行,暫時還無法大規模應用。這就意味著,蕭宇仍然只能依靠常規航行來行駛完這一百三十多光年的漫長距離。

這個距離,放在以前,是一個足以讓蕭宇絕望的天塹,但是在現在,已經不太被蕭宇放在心上了。充足的燃料可以讓蕭宇將速度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四十,在這個速度之下,蕭宇只需要耗費三百年左右就可以到達目的地。而且,在這個速度之下,時間的流逝大概會減慢一半,也就是說,在蕭宇感覺過去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時候,蕭宇就到達目的地了。

在這一百五十年的時間之內,蕭宇將繼續在信息風暴所收集到的信息之中,搜尋對自己有用的東西,並且,繼續展開超光速航行方面的研究。

除了這兩點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個研究方向,那就是關於能量獲取方面。

發展到現階段,足以制造出省級飛船,足以以百分之四十光速航行的蕭宇,逐漸感覺到,可控核聚變已經不足以滿足的能量需求了。開發新的能量獲取方式,勢在必行。

正反物質湮滅可以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它可以百分之百的將物質轉化成能量。但是在現階段,蕭宇的科技還不夠發達,還無法大規模的制造反物質。

通過大型粒子對撞機,蕭宇可以以一小時每克的速度制造反物質,這麽微小的質量,顯然不足以滿足蕭宇的要求。在目前階段,反物質還主要用於相關研究階段,無法進入大規模應用。

在蕭宇的規劃之中,短時間內最有希望突破的,就是重元素衰變了。

通過誇克之間的重組,重元素將會迅速的衰變成輕元素,在這個過程之中,會有大量的能量釋放出來。當初地球爆炸,就是被鐵鎳核心迅速衰變成氫元素所釋放出的能量炸碎的。

得益於大一統理論的突破,蕭宇對重元素衰變展開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

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質子構成,質子和中子都屬於強子,強子則由誇克構成。所謂強子,即是受到強相互作用力影響的粒子。

在四種基本力之中,強力最強,電磁力次之。電磁力是斥力,它阻止粒子互相結合在一起,強相互作用力則是吸引力,它推動粒子結合在一起。就在強相互作用力和電磁力的鬥爭之中,粒子獲得了平衡,得以穩定的存在。

蕭宇發現,在通過某種手段,將誇克之間的強相互作用力減弱,同時增強電磁力之後,誇克會猛然間分散開,然後再立刻反其道而行之,加強強相互作用力,同時減弱電磁力,它們就會重新猛烈撞擊到一起。

誇克會重新組合成質子和中子,質子和中子重新組合成原子核,原子核會捕捉電子,形成原子。

結果是,不論物質參與反應之前是什麽元素,在反應之後,它們都會變成氫元素。這個過程,等於是從誇克層級分裂物質,然後讓它們重新組合。

就在這樣一個撞擊過程之中,有大量的質量轉化為能量釋放了出來,蕭宇粗粗做過測算,得出的結論是,這樣一個過程,它們將質量轉化為能量的效率,至少是可控核聚變的十倍。也就是,通過這個過程,參與反應物質一半左右的質量,都會被轉化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