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激光網絡!(第2/2頁)

同樣的激光覆蓋網絡!而且是能級比對方還要高的激光覆蓋網絡!

因為,對方的艦隊畢竟數量要少,激光網絡覆蓋的面積也就減少,相應的,能級也就提高了。而且,蕭宇這裏,加上各種天基炮台,足足有兩萬多個激光炮!

蕭宇發射的激光網絡,同樣是不可躲閃的。

雙方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以激光網絡拉開了序幕。

首先受到攻擊的,是蕭宇的艦隊。這些高能激光波束在迅速的燒灼著蕭宇飛船的外殼,如果激光波束恰好打在動力區域的話,還會引發爆炸。

太空之中,開始出現一朵朵絢麗的火光。每一朵火光,都代表著一艘飛船的死亡。但是死亡的,都是小型飛船。縣級及以上飛船,一艘都沒有被摧毀,只是被打出了許多小洞。這些小洞,是貫穿整艘飛船的。有二十艘縣級飛船在第一次交鋒中,失去了戰鬥力。

第一次交鋒,蕭宇失去了三百六十五艘村級和鄉級飛船。

在這個時候,納米機器人就派上了用場。在蕭宇的操控之中,有幾十上百億的微型機器人開始忙碌,修補著破損的飛船外殼,修補著飛船內部被破壞的儀器。這失去戰鬥力的二十艘縣級飛船,將在十五分鐘後,恢復戰鬥力。

蕭宇將注意力放到了對方艦隊上。蕭宇看到,在激光網絡到達之後,對方飛船根本就沒有做出躲閃動作,似乎它們知道,面對激光網絡,躲閃是沒有必要的。

但是,它們是掌握了能量護罩科技的!激光網絡想要傷害對方船體,則必須先突破能量護罩。

在這一刻,蕭宇再一次感受到了科技差距帶來的實力差距。己方的激光網絡,能級比對方要高,但卻僅僅只摧毀了對方五艘小型飛船。

“娘的。”蕭宇暗罵了一句,展開了第二道攻擊程序。

星際戰爭之中,雙方的交鋒在相距數百上千萬公裏的時候就已經展開了。而且,依據武器運行速度,會表現出某種規律來。

激光武器速度最快,遠距離打擊能量消散率最小,所以激光武器毫無疑問是首先被發出的。能量武器速度次之,所以能量武器,理所應當的排在第二位。

第一波,激光武器的交鋒已經落下帷幕,第二波,將是能量武器的天下。

這兩波攻擊之間並沒有明顯的時間間隔。事實上,在持續發射了十秒鐘的激光武器之後,能量武器就隨之而出了。在激光武器交鋒落下帷幕的時候,能量武器,基本上已經到達了對方艦隊處。

這是第二波,能量武器的交鋒。

蕭宇的能量武器系統,基礎理論得自蜥蜴人文明,然後經過了自己的後續完善以及開發,威力和速度,以及射程都有了飛躍性的提高。甚至,蕭宇已經做到了能量武器的小型化,為所有的村級和鄉級飛船都裝備上了能量武器。

在這一刻,數萬台能量炮各自瞄準了目標,開始發射。

無數道幽藍光芒在太空中閃過,迅疾的朝著目標飛奔而去。

能量武器的速度雖然快,但是比起光速始終有些差距,所以,以能量武器做出網絡式覆蓋基本是不可能的。可是也有特例出現,就比如,己方飛船數量要比對方高出許多的時候。

就像是現在,蕭宇有足夠的能力為對方做出能量炮網絡覆蓋,對方卻不能給蕭宇做出覆蓋。

所以蕭宇可以操縱著飛船躲閃能量炮彈,對方卻不能。

這是一個優勢!

此刻,雙方相距四百萬公裏,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之上,雙方展開了能量炮的對轟。

蕭宇還看到,在發射能量炮彈的時候,對方還發射出了許多小型儀器。稍微一想,蕭宇就明白了,這些儀器,肯定是超距通訊衛星。

“看來,對方和我有同樣的戰爭理論。在太空戰場之中,情報獲取的速度以及質量,是決定勝負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啊。”

想到這裏,除了繼續轟擊出能量炮彈之外,蕭宇還操縱著激光武器,開始定點精確打擊這些超距通訊衛星,同時,蕭宇也開始發射出新的衛星,來代替之前被盧卡文明摧毀的那些。

在戰場之上,保存己方情報獲取渠道,以及消滅對方情報獲取渠道,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