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出發,天苑B(第2/2頁)

推近行星軌道,其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這些行星發動機,為其減速,然後,其環繞速度就不足以抵消天苑四對其的引力,其將會朝著天苑四掉落下去。然後,等天苑A掉落到合適的軌道之後,這些行星發動機將開始為天苑A加速,以賦予其合適的環繞速度。

當然,這個過程將會是極其緩慢的。在蕭宇的規劃中,整個過程,將會以十年的時間來完成。

一般來說,除了貧瘠之星那樣的特殊例子,一顆自然形成的行星上面,不管多少,各種礦產總是有一些的。天苑A就是這方面的典型例子,不管儲量多還是少,總之,蕭宇是在天苑A上面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全部元素。

然後,轟轟烈烈的大建設時代開始了,中央科學研究院以及各種采礦基地建造完畢之後,蕭宇就開始了地面零件加工廠的建造,然後,以這些零件加工廠為基礎,蕭宇開始建造地面飛船廠房以及太空電梯,等高達五百台太空電梯建設完成之後,蕭宇緊接著開始建設太空船塢,然後等一切準備完成之後,就開始有源源不斷的新飛船被建造了出來。

新飛船建造出來之後,蕭宇立刻組織了一支由天苑號,五十艘鄉級飛船以及三百艘村級飛船組成的遠程燃料收集大隊。

因為超距通訊科技還沒有被研制出來的緣故,這第一次采集原料行動必須由蕭宇親自帶隊去完成,因為只有這樣,蕭宇才會對整個采集過程完全掌握,然後才能編制出相應的自動程序來。

以耀眼刺目的天苑四為背景,蕭宇的這三百多艘飛船尾部同時發射出了明亮的藍色火焰來,開始朝著天苑B出發。

天苑B軌道距離天苑A軌道有四億公裏,當然,這四億公裏是最短的距離,現在,因為這兩顆行星各自運轉位置不同的緣故,其距離已經擴大到了五億公裏。以蕭宇現在每秒九百公裏的速度來算,也只需要六天半時間就可以到達,算上加速減速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七天。

一路上,蕭宇可算見識到了什麽叫做青春活力,天苑四星系之內的物質密度,最少比太陽系要高出幾十幾百倍,幾乎每過一段時間,蕭宇就可以遇到一顆直徑在五米以上的大型隕石,在星際空間之內囂張的呼嘯來去。一些不相幹的隕石還好說,恰好占據了蕭宇艦隊前進軌道的隕石,就只有發動激光炮將其消滅掉了,一路上,這樣的隕石讓蕭宇不厭其煩。

這是幼年恒星的共同特征,像太陽系那樣穩定的星系,至少也需要幾十億年的時間,在各大行星以及主恒星的引力交戰之中才會緩慢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小行星或者被驅逐出內太陽系,比如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或者聚成一團形成穩定的軌道,比如小行星帶,或者被大行星所吸引發生撞擊,幾十億年之後,慢慢的才會形成穩定的局面。

很顯然,天苑四這顆只有不足十億年年齡的恒星,其所主導的星系,距離形成這種穩定的局面,還有一定的時間差距。

這樣的隕石襲擊,在蕭宇到達小行星帶的時候到達了高潮。太陽系的小行星帶只是虛有其表,在其中晃蕩一百年都不一定能看到東西,可是天苑四的小行星帶就是名副其實了,在這裏,隨便用一個望遠鏡,隨便一個方向,都能看到成千上萬的隕石塊。這種密度的隕石,就算以蕭宇現在的科技程度,都不敢硬闖。

沒有辦法,蕭宇只有操縱著艦隊減速,激光炮四面發射,才磕磕絆絆的度過了小行星帶。

等到達天苑B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八天,比預定時間超過了一天。蕭宇暗暗咒罵了一句,重新衡量了一下再天苑B采礦的難度,才一頭紮進了天苑B的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