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采礦(第2/2頁)

蕭宇的計劃就是,找到符合條件的隕星之後,就在它上面安裝發動機,在核聚變發動機提供的動力作用之下,讓它自己飛向土衛六來。畢竟,希望號由於噸位的限制,運輸能力實在有限,如果單靠希望號一趟趟的來回運輸,恐怕一百年後,蕭宇都獲取不到足夠的材料。

小型核聚變發動機所能提供的動力極其有限,相對的,所能為隕星提供的加速度也有限。這就意味著,一顆隕星大概要飛行一年的時間才能到達土衛六,這還得益於飛行途中所可以受到的土星,木星等星體的引力加速所帶來的速度加幅。

但是即使是這樣,采用這種方法也比讓希望號一趟趟運輸要來的劃算多了。畢竟,以希望號的速度,來回一趟,要耗費四個月時間,而且,就算采用拖曳式運輸的辦法,一趟最多也只能運輸十萬噸的隕石,不能再多了。這樣的效率,實在是低了點。

將這顆隕星拉近到足夠的距離之後,希望號打開了艙門,幾台機器人將一枚小型核聚變發動機安裝在了這顆隕星之上,固定好之後,就回到了希望號之中,開始尋找下一刻有價值的隕星。

而這顆隕星,則在希望號離開大約三十分鐘之後,安裝在朝向太陽那一面的小型核聚變發動機,忽然噴射出了一股淡藍色的火焰,推動著這顆隕星朝前方加速起來。

在長達一年的飛行途中,散布在太空中的大功率通訊衛星將為其擔任導航的任務,確保其可以安全準確的抵達土衛六。

看到一切進展順利,蕭宇心中松了一口氣,對這個采礦計劃充滿了信心。

三天之後,希望號又尋找到了一顆符合條件的隕星。這顆隕星的質量比起上一顆隕星就大了許多,它的體積大約有三萬多立方米,質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十幾萬噸。可是它的鈦鐵礦含量也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八十。

根據測算,在這顆隕星之中,蕭宇足足可以獲得高達三萬多噸的鈦礦。

在蕭宇的設定中,希望號並沒有自己決定是否采集這樣大的隕石的決策權。它將信息發送給蕭宇之後,就開始追蹤著這顆隕星,等待著蕭宇的回音。

蕭宇思考了一下,還是決定將其采集掉。畢竟,三萬多噸鈦礦,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只是運輸計劃還要修改一下。

蕭宇迅速的做出了一個改進型運輸計劃,一同發給了希望號。

希望號接收到信號之後,按照程序指引,先將其拖離黃道面,然後在它上面足足安裝了十五個核聚變發動機,才離開了這裏,繼續探索下一顆隕星。

用了半年的時間,希望號足足收集到了將近三百顆隕石,其大小不同,質量不等,最大的達到了三十萬噸的質量,最小的,也有兩千噸重。蕭宇做過估算,這將近三百顆隕石,足足可以為自己提供三百萬噸左右的鈦礦,以及一百萬噸左右的鋯礦,足以支持自己完成第一階段的星際艦隊建設了。

完成了這一切,將這三百顆隕星一一安裝上聚變發動機,打發它們上路之後,蕭宇對希望號下達了返航的命令。

希望號的速度要比隕星們快上幾倍不止,不過就算這樣,希望號預計也還需要兩個月時間才會回到土衛六,然後,再等四個月左右,第一顆隕星將會到達土星軌道。到時,還需要希望號去接應一下,畢竟,一年的時間,變數太多,很難確保隕星們可以準確命中目標。

況且,在進入大氣層的時候,蕭宇可不想因為和大氣層摩擦的緣故而損失質量。那樣就太得不償失了。不過蕭宇已經做了萬全的接應計劃,可以確保這些隕星以最小的損失,平安到達自己為它們準備的加工廠那裏。

半年時間過去,曙光號的建設已經進入了尾聲,目前正在進行一切後期處理,很快,曙光號也可以離開土衛六,自由在太空中翺翔了。

一切,都在按照蕭宇的計劃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