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光子計算機(第2/2頁)

光子計算機具有能耗低,運算速度高等優點。蕭宇估計,相同的體積,相同的能耗之下,光子計算機至少要比自己現在的普通計算機速度要超出幾百倍以上。

到了那個時候,計算力的限制就會完全消失掉了,甚至,蕭宇再建設幾個基地,運算力也完全足夠了。

蕭宇在地球上的時候就已經展開了這方面的研究,原本的計劃,是在自己的飛船上面安裝光子計算機的。可是因為某些技術障礙沒有攻破,不得已,蕭宇才選用了現在的計算機。不過蕭宇對光子計算機技術的研究,在地球之上,也可以算是最為深厚的了。

現在,有了超強計算力,以及卓越創新思維的支持,蕭宇只用了三個月時間,就將技術壁壘一舉攻破。光子計算機成功的從實驗室中進入到了應用階段。

“以我現在的分布式計算技術水平,恩,最佳方案是使用三十萬個光子CPU組裝起來。再多的話,分布式計算水平不夠,反而會造成計算力的下降。”

蕭宇做了一個估算,得到結論之後,立刻開始了光子計算機的大規模制造。

這次的組裝地點,是在基地的中央。在這裏,蕭宇采用最先進的材料,甚至還讓從木星上抓捕來的“一號”幫忙提升了材料性能,才放心的建造成了機房。

沒辦法,預計在以後將近百年的時間之內,蕭宇都會住在這裏,由不得蕭宇不慎重一點。在這樣的心態之下,這個機房的堅固程度幾乎匪夷所思,就算是一顆核彈近距離爆炸,也不會對機房內部造成影響。所付出的代價便是,“一號”的輻射強度,整整降低了二十個百分點。

有上千台機器人在機房之內忙碌,將一塊塊光子硬盤按順序放進機櫃,往裏是液氫冷卻池,有一台台的機器人忙碌的將一個個光子CPU放在了浸泡在液氫中的插槽上面。

這個機房,足足有幾百平米大小,被劃分為了幾個小區域,有資料儲存區,有運算區,有鏈接區,緩存區等等。有無數道黑色外皮的光纖將每一個元器件都連接了起來。

等光子計算機建造完成之後,蕭宇迫不及待的通過數據線來到了這裏。然後,腦袋稍微一轉動,立刻,其超快的速度便讓蕭宇欣喜若狂。

以前,分析一次可控核聚變反應中,電子運行方式及對最終結果的影響,就需要蕭宇以總計算力的百分之五來計算三個小時的時間,可是現在,僅僅一瞬間就計算了出來,甚至,計算圓周率小數點後一千兆位,也只消耗了零點零幾秒的時間,其計算速度,比起以前何止提升了百倍,依據蕭宇估算,這個光子計算機的計算速度,絕對要比原先的中央電腦快上千倍不止!

蕭宇滿心歡喜,立刻就開始了數據轉移工作。要知道,在離開地球之後的幾年時間所產生的數據,可是都儲存在原先硬盤上面的。如果這些硬盤遺失了,也就等於是蕭宇把這些知識,信息遺忘掉了。這是蕭宇絕對不允許的。

巨量的,以PB為單位來計算的數據的傳輸工作幾乎持續了三個月,才完全轉移到了蕭宇的新家裏面。

原先所有的數據接口都轉移到了蕭宇的新家之上,各種巨量的數據依舊滾滾而來,但是面對蕭宇不可思議的龐大計算力,卻成了妄圖沖毀大壩的一條小小溪流,顯得無比可笑。

蕭宇遊刃有余的處理著天上的,地上的,甚至是地下的各種數據,悠然自得,愜意無比。

這段時間,蕭宇一共發現了各種礦藏三百六十五個,具有開采價值的有九十六個,基本上涵蓋了目前所需的各種元素。只是鈦和鋯這兩種宇宙航行極其重要的金屬沒有找到礦脈,讓蕭宇很是遺憾。

“依靠伴生礦的方法來獲得鈦和鋯,產量太低。恩……在地球之上,鈦和鋯的儲量可是很高的,或許,該考慮一下發射飛船去地球小行星帶采礦了。不過這要在研發可控核聚變成功之後。”

“那麽,可控核聚變研究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