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發射火箭(第2/2頁)

看著風神一號傳回來的各種數據,蕭宇展開了分析。

“恩,在距離這裏八十公裏的地方有一個鋁礦,不過儲量太低,位置太深,沒有開采價值,拋棄……”

“這裏居然有一個鎢礦?位置也還不錯,就是儲量少了點。好,過段時間要派一些機器人去實地勘測一下。”

蕭宇操縱著風神一號,在距離土衛六地面大概三百米的地方,按照螺旋線的方式,以蕭宇所處的地點為圓心,一圈一圈的漸漸擴大著探索範圍。

當探索半徑擴大到五百公裏的時候,蕭宇不得不停止了繼續探索下去的打算。因為這個距離是有效通訊的最大距離了,再遠的話,風神一號就會降到地平線以下,因為土衛六是圓形的,當風神一號降到地平線以下之後,土衛六本身就會成為阻隔信號的最大殺手。到時,蕭宇就失去對風神一號的控制權了。沒有了蕭宇控制的風神一號,其結果只可能是墜毀。

而蕭宇也不可能離開自己目前所棲身的飛船,轉移陣地到風神一號的電腦上去。原因很簡單,風神一號上面的電腦沒有如此巨大的計算力,整個正在建造中的基地所產生的數據量,會讓其瞬間死機,蕭宇會毫無意外的死掉。

思來想去,蕭宇發出了哀嚎:“他喵的為了這架爛飛機,我還得專門造一顆衛星出來?不,一顆不夠,依據土衛六的質量和體積來算的話,我至少得造出十二顆衛星,才能形成無死角信號覆蓋。十二顆衛星啊!”

這個工作量讓蕭宇極其頭痛。如果開工建造的話,那就代表著蕭宇開發新型計算機的打算又要延後,而且,建造的這十二顆衛星,蕭宇自然不能允許其只有一個簡簡單單的導航和通信功能,肯定還要添加上譬如觀測土星,譬如觀測其它衛星,或者觀測太陽等等功能,這樣一來的話,蕭宇的計算量,又要被占去不少。

“罷罷罷,反正遲早要做,那就做到完美,幹脆一勞永逸好了。”蕭宇思考了一陣,不得不忍痛將研究新型電腦的事情再次延後,又將基地建設速率降低了十個百分點,全力開始衛星以及發射火箭的建設。

蕭宇這次打算玩個大的。在地球之上,掌握了高端科技的國家,可能會用一個火箭同時發射兩顆甚至更多顆衛星,稱為一箭多星技術。這項技術可是很牛逼很高端的,一般的國家根本玩不起。

不過,蕭宇這次打算弄個一箭十二星來玩玩。

對,沒有錯,一箭十二星!用一個火箭,同時發射十二顆衛星。

蕭宇這麽做,是為了節省建造資源。畢竟,火箭可是個大家夥,又是一次性用品,要是連續發射十二次的話,以蕭宇現在的金屬產出量,尤其是稀有金屬產出量,會被直接打進貧民階層。如果只發射一次,雖然單個火箭會消耗更多的資源,但總的算起來,比發射十二次不知道要節省了多少。

不過,一箭十二星,對蕭宇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因為這種事情,蕭宇以前也沒有幹過。

要不是這裏是土衛六,引力比地球小了許多,所需要發射的高度,以及所需要達到的速度都比地球小了許多,相應的難度也小了許多的話,蕭宇可是打死也不敢做出這樣的嘗試的。

這一次,足足耗費掉了蕭宇兩個月的時間,才將火箭和衛星建造完畢。

在巨大的廠房之內,一個高有十米的巨大火箭垂直矗立在那裏。沒錯,對比起地球上,動不動就四五十米高的火箭,這個十米的火箭可以算是個小家夥。

地球之上,火箭高度普遍都有四五十米,最主要的原因是,地球上的火箭一般都是三級火箭,因為只有這樣,火箭才有足夠的動力,將衛星送入幾百公裏的環繞地球軌道。

可是蕭宇這裏就不一樣了。土衛六的引力小,環繞高度低,相應的,對火箭的要求也少了許多。所以蕭宇這個火箭,只有一級。

事實上,要不是要一次發射十二顆衛星,蕭宇完全可以將火箭改造到只有七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