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群英蒼穹錄(第2/2頁)

這項工作在以前的人類看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宇宙中,恒星的數量太龐大了。單單一個銀河系,就有一千到四千億顆恒星。

所以為了方便,人類編制了許多將各種不同類型的恒星各自分類的星表,常用的類型有HD,SAO,BD等。不過蕭宇可不管這個,他打算將所有類型的恒星,星雲,星團,白矮星,中子星,黑洞,星系等都編制進一個星表內。

因為蕭宇有近乎不可思議的強大儲存能力以及檢索能力,所以龐大的數量對他來說不是阻礙。

現在這幾個月時間,蕭宇就通過自己飛船之上搭載的不弱於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探測系統,結合原本人類就有的數據,初步將五百多萬顆恒星編上了序號,還附加上了相應的觀測數據。比如質量,體積,年齡,絕對星等,光譜,金屬量,角直徑,自轉速度,繞行速度,位置信息等。

這個星表是動態的。因為宇宙中星體都在運轉,所以蕭宇編制的星表也會隨著時間推移,慢慢的改變自己的各項數據。

“這麽偉大的星表,理所應當該擁有一個震撼的名字。嗯……就為這個偉大的星表起名叫群英蒼穹錄吧。蒼穹,就是宇宙,群英,就是宇宙中的各個恒星!”

“群英蒼穹錄!”念著這個響亮的名字,蕭宇心中暗暗得意。

群英蒼穹錄中,編號為一的恒星,毫無疑問是太陽,太陽,對蕭宇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

木星已經越來越近了,在蕭宇的視野之中,環繞著壯觀土星環的土星,像一個翩翩起舞的絕世美人。

土星環擁有令人稱奇的物理特性。它極大,但是極薄。土星環的半徑大約有十一萬公裏,厚度卻只有二十米左右,主要由隕石塊,冰粒等構成。

土星擁有著和木星差不多的結構,這就代表著,能在木星處得到的資源,在土星處一樣可以得到。

而且,土衛六的資源豐富程度,對蕭宇來說,並不比木衛二差。

將自己相對於土星的速度降低到了三十公裏每秒,蕭宇進入了環繞土星運轉軌道,然後緩緩調整自己的速度,使自己相對於土衛六的速度降低到了每秒鐘兩公裏,成功進入到了環繞土衛六的軌道。

這個時候,需要做的事情就多了。因為以蕭宇現在的科技,在離開了火箭的情況下,還不能直接從星體之上起飛。就算是土衛六這樣,逃逸速度只有二點六公裏的小型星體上都不行。

也就是說,蕭宇這一次降落,短時間內就再也沒有移動位置的可能。所以蕭宇必須要選一個最合適的區域降落,這個區域,必須是陸地,但是附近必須有一個甲烷湖以提供能源,而且為了獲得充足的建築材料,降落位置必須靠近一個鐵元素相對充足的區域。

蕭宇開始漫長的環繞土衛六運轉旅程。在上萬次的環繞之中,蕭宇逐漸繪制出了土衛六的三維立體地圖。在這張地圖上,蕭宇標志出了各處地形的不同,比如哪裏是山脈,哪裏是火山,哪裏的區域富含鐵,哪裏的區域富含矽,哪裏的區域是湖泊,哪裏的區域是陸地。

經過慎重的分析,蕭宇終於選定了一個地方。

上都區,又稱為香格裏拉,這是一個位於土衛六前導半球的高明亮反射區域,有一個澳大利亞那麽大。

傳統理論認為這裏是一個巨大的甲烷湖,但是經過實地觀測,蕭宇否定了這個說法。

透過濃密的大氣層,上都區的地表情況進入到了蕭宇的鏡頭之中。展現在蕭宇面前的,是一個神奇的世界。

這裏有固態的地表,有湖泊,但不是很大。同時,還有全部由液態甲烷構成的河流在緩緩流動,就像是地球上那樣。

地質探測報告顯示,在上都區某個區域有一個含量極其豐富的鐵礦。蕭宇盤算來去,將降落地點選在了這裏。

經過詳細的軌道測算,蕭宇緩緩降低著自己的高度和速度,開始緩緩接近土衛六的光滑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