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蕭瀛洲出征(第4/9頁)

“即將帶領太空軍遠征火星的蕭瀛洲總司令是我們的超級大英雄。”驍驍說,“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段無比光榮的歷史。”

03.

這一次,沒有讓蕭菁選擇,直接讓她進入旁觀模式,以傳統的觀眾身份,觀看《蕭瀛洲傳奇》。對於這種不打招呼就強制執行的行為,她心裏多少有些不舒服,但節目已經開始,她也就沒有繼續計較了。

節目是由歷史上的真實畫面,親歷者的描述,後世電腦補充的情節等組成,畫外音依然是驍驍那有些小孩子氣的音調。一開頭,講了一個歷史故事:

2004年6月19日,夏威夷大學的三個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圍繞太陽旋轉的小行星。經過兩晚的觀察和對比,他們確認這顆小行星此前沒有被人發現過,於是上報國際小行星協會。7月19日,這顆編號為99942的小行星被命名為“阿波菲斯”。

2004年12月24日,科學家經過計算,陡然發現它極有可能於2029年撞擊地球。消息一公布,就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毀神星”的綽號不脛而走——“阿波菲斯”是古埃及黑暗、混亂及破壞之神,這名字真是名副其實。盡管距離2029年還有20多年,人們還是無比關切地問,會撞上嗎?撞上了又會怎樣?

更多的天文觀察資源被調集到對毀神星的觀察和研究上。

毀神星的直徑有350米,看上去不算大,然而,假如它撞上地球,其後果不堪設想。毀神星的軌道與地球的運行軌道相交,所以每隔七年,毀神星就會與地球近距離接觸。經過科學家的觀察和反復計算,最終斷定:在2029年4月,毀神星將會以低得驚人的距離與地球擦肩而過——比許多人造地球衛星的高度更低——但它的速度夠快,不會與地球相撞。

科學家們還沒有來得及鼓掌,新的危機又擺在眼前。因為2029年的近距離接觸,地球的引力會改變毀神星的軌道,使它在下一次——也就是2036年——與地球相會時撞上地球。

還好,2013年1月,當毀神星從1400萬千米之外的地方擦過地球時,科學家進一步更為細致地觀察和反復計算,完全排除了毀神星於2036年4月撞擊地球的可能性。

全部地球人都長舒了一口氣。

然而,2013年2月15日,當地時間9時23分,一顆小行星在從太陽方向穿越地球軌道的時候撞上了地球,在俄羅斯車裏雅賓斯克地區上空20~30千米處爆炸解體。爆炸造成超過1200人受傷,約3000棟建築物遭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事後追查,此次事件的罪魁禍首直徑只有15米,質量約為7000噸,飛行速度約為18千米/秒,爆炸當量約為47萬噸TNT。另外,這次事件造成的主要破壞,並不直接來源於小行星本身,而是小行星爆炸的沖擊波到達地面之後引發的災害。

造成“車裏雅賓斯克事件”的小行星太小了,以當時粗糙的天文觀測設備根本發現不了它。事實上,當時天文學家已經編制了“潛在威脅天體”目錄,直徑140米以上,到地球最小距離小於750萬千米的天體都在其中,有近1500個,但“車裏雅賓斯克事件”的肇事者不在其中。“車裏雅賓斯克事件”是近現代最為嚴重的天體災難。它使全世界的科學家都認識到,想要避免恐龍那樣的悲劇命運,就必須比以前更為重視“潛在威脅天體”的觀察、跟蹤、計算和記錄。

因此,名為“地球哨兵”的國際組織迅速建立起來。參與組建的各國共同投入資金,在世界各地和地球軌道上建立各種天文觀測設施設備,保證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太空。更多的計算資源用於計算“潛在威脅天體”的軌道參數,確保它們不會打人類一個措手不及。包括“毀神星”在內的諸多天體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2015年,毀神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2022年,地球安然無恙。

2029年4月,毀神星再次如約而至。但這一次,沒有“地球哨兵”關注它的動向。因為2025年5月,自稱“鐵族”的人工智能突然造反,發動全球閃電突襲,人類陷入了全面的動蕩與崩潰當中。到2029年10月,傳奇人物靳燦借助電腦病毒“布龍保斯之火”擊敗鐵族,從而結束“五年浩劫”,但已經有20億人或者30億人在“浩劫”中意外死亡。所以,2029年4月13日,毀神星在離地球不到3.5萬千米的地方與地球擦肩而過時——差不多是地月距離的1/10——沒有人觀察它。它在那裏進入了一個寬約610米的叫作“重力鎖眼”的區域——考慮到毀神星的直徑是350米,這個區域真的很小——受到地球引力的影響而微微改變了軌道時,也沒有人知道。毀神星微微改變軌道的結果就是使它下一次回歸變成最後一次,2036年4月13日,它將會與地球撞個滿懷——還是沒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