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求婚(第3/6頁)

“好啊。”

蕭菁也不避諱,坐到艦長的寶座上。織田給她戴上一個半透明的頭盔,同時啟動了實時虛擬指揮系統。蕭菁只覺得眼前先是一黑,然後身邊的一切都消失了。她發現自己懸浮在幽暗的太空裏,左下方是藍汪汪的一面鏡子,旁邊是鐵餅一般的404號太空站。在孫子軍事指揮學院,她曾經多次進入過類似的實時虛擬指揮系統,知道現在自己就是乞力馬紮羅號的大腦。無數的線條、圖標、文字和數據從她眼前閃過,有些她明確知道是什麽意思,有些她只是迷迷糊糊地曉得。她伸出手去,觸摸那些線條和數據,然後就有清晰的聲音傳到她的耳朵裏:

動力艙一切正常,隨時可以發動。

四架廓爾喀彎刀級太空殲擊機處於維修狀態。

副艦長佛萊明·傑斯特上校到加拉帕戈斯度假去了。

醫療室護士長羅布頓珠為六名士兵簽了病假單。

…………

似乎並不特別有趣。蕭菁在虛空中點了退出鍵,從實時虛擬指揮系統中切換出來。她摘下頭盔,遞還給織田。“還不錯。”她說,“你們誰來試試?”

“要是尊敬的蕭小姐剛才命令發射導彈,”佩恩中校說,“我們的太空站就完了。”

大夥兒都笑起來。

織田解釋說:“我開啟的是體驗模式,不是作戰模式。大家不用擔心。”接著他無限感慨地說,“只可惜,到目前為止,乞力馬紮羅號還沒有真正參過戰,不如你們啊。”

“現在火星和地球的局勢那麽緊張,戰爭說不定明天早上就爆發。”名叫戴維·查莫斯的作戰參謀笑吟吟地說,“到時候,乞力馬紮羅號一定會大顯身手,把鐵族打得滿地找牙。”

“事情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永遠不要低估鐵族。”織田嚴肅地說,“不管是作為個體,還是群體,人類都遠遠不是鐵族的對手。數據雖然枯燥,卻最能說明事實。”

接下去,織田列舉了一系列的數據來證明鐵族在性能上的優越性:“思維速度是人的20倍,感官識別速度是人的15倍,行動速度是人的15倍,力量、協調性與敏捷度是人的15倍,整個鐵族社會的運作效率是人類社會的100倍……”

“像你這麽說,如果發生碳鐵之戰,人類必敗無疑?”蕭菁習慣性地唱反調。

“未必。”織田看著蕭菁,說,“只要我們把自己改造得比鐵族還要強。跟我來,給你們看織田財團的最新武器。”

在路上,織田就興奮地介紹起來:

“早在21世紀初,軍事科學家們就發現,武器裝備的性能越來越好,人反而成了武器裝備中最脆弱的部分。隨便舉個例子吧,對於戰鬥機來說,要想獲得更好的機動性,必須提高加速度。當時人類制造的戰鬥機中,最大過載9個g,已經是人體所能承受的極限。

“還得是經過長期特殊訓練的飛行員,還有抗荷服的幫助。普通人的話,早就承受不住了,大腦和內臟會受到嚴重的傷害,昏厥甚至死亡。計算表明,在14個g的橫向加速度下,人體內部的器官會脫落,碎裂,攪拌成一盤沙拉。”織田艦長做了一個攪拌的手勢。

“本來,隨著發動機的進步,戰鬥機的各個方面都能夠進一步提升,但人體自身的脆弱,卻制約了戰鬥機的發展。相比之下,無人機和導彈就不存在這個限制,空對空導彈的最大過載現在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00個g。該怎麽辦呢?”織田問道,繼而自己回答,“唯一的辦法,就是對人體進行全方面的更新、改造和升級。”

以前根本就不允許討論這事。身體神聖,在很多地方都是不容侵犯的。更何況還有科技倫理管理局在一旁虎視眈眈。但現在,碳鐵關系的進一步緊張,使大家對於身體改造都變得寬容了。在不少地方,對人體的機械化改造討論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正如大家所知,織田財團是靠研發生物機械起家,在人機聯合技術方面——就像剛才的實時虛擬指揮系統——當之無愧地居於世界第一位。”織田打開一扇門,指引大家走進一間面積頗大的研究室。十多名研究員(從衣著和標志看,不是軍方的,而是織田財團的)或埋頭計算,或輕聲討論,或在大型顯示器上寫寫畫畫。看見織田進來,紛紛點頭示意,然後繼續幹活兒。只有一個人迎了上來。

“中村,進展如何?”

“98%。”

“能按時完成嗎?”

“請將軍放心。”

“我帶幾位朋友參觀一下。”

“好的。”

估計是中村的植入系統發出了命令,研究所一側的墻壁忽然變得透明。外側是一間工棚,靠墻矗立著兩個大型機器人,幾個研究員正在附近做測試。

“這是大型作戰機器人嗎?”蕭菁記不得名字的一個作戰參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