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川陀廢墟(第2/2頁)

用餐之前有過一段生硬的對話,客套地談到在川陀從事農業的情形。

那名老者首先問道:“水耕農業發展得如何?像川陀這樣的世界,水耕當然是不二的選擇。”

森特緩緩搖了搖頭,他感到有些茫然。他的知識都是從書本上讀到的,他並不熟悉那些事物。“我想,你是指利用化學肥料的人工栽培法?不,在川陀行不通。水耕需要許多工業配合──比如說龐大的化學工業。遇到戰亂或天災,工業一旦停擺,大家就得挨餓了。此外,不是每樣食物都能用人工栽培,有些會因此流失養分。土壤又便宜又好──而且永遠可靠。”

“你們生產的糧食夠吃嗎?”

“絕對夠吃,雖然種類不多。我們還飼養家禽來生蛋,飼養乳牛羊來供應乳制品──不過肉類倒是需要跟其他世界交易。”

“交易?”年輕男子似乎突然有了興趣,“所以你們也有貿易。可是你們出口什麽呢?”

“金屬。”這個答案簡單明了,“你們自己看一看,我們的金屬存量無窮無盡,而且都是現成的。新川陀的人駕著太空船前來,拆掉我們指定地區的金屬板,用肉類、罐頭水果、濃縮食品、農業機具等作交換。他們獲得金屬,我們的耕地面積也增加了,雙方都受惠。”

他們享用了面包、乳酪,還有極美味的蔬菜盅。等到冷凍水果──餐桌上唯一的進口食物──端上來的時候,這些異邦人表達了真正的來意。年輕男子拿出川陀的地圖。

李・森特冷靜地研究著那張地圖。等到對方說完了,他才表情嚴肅地說:“大學校園是保留區,我們農夫不在那裏種植作物。沒有必要的話,我們甚至不走進去。它是碩果僅存的幾處古跡之一,我們希望都能保持完整。”

“我們是來尋求知識的,不會破壞任何東西。我們可以把太空船押在這裏。”老者提出這個建議──口氣急切而激動。

“這樣的話,我就可以帶你們去。”森特說。

當晚,四個異邦人入睡後,李・森特向新川陀送出一道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