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太美WH(第2/2頁)

經過半天的等待,這支商隊很快地就獲得了通關許可,獲準進入新美洲星系。過了這一關,“暴風號”此行算是比較順利地進入到第二個階段。

商隊將在太美WH新美洲星系一邊的WA1航運中心暫時分道揚鑣,20艘商船各自前往不同的目的地卸貨和進貨,三個月之後才會在此重聚,踏上返航的行程。

對於“暴風號”來說,這三個月就可以用來尋找NO的GMP項目實驗室並且視情況采取必要的行動。即便萬一出現時間不夠用的意外,因為之前曾謊報過整備艙故障,恰好可以用來作為借口,到時候換一艘同屬於Awa-ker旗下安保公司的戰艦繼續履行護航合同,商隊負責人也無法追究“暴風號”的責任。

瞞天過海、李代桃僵,這是古時候東方文明的經典戰術思想。太美WH每天有無數的商隊、商船和護航戰艦通過,只要之後“暴風號”別在行動中暴露身份,誰也不會懷疑到安保公司頭上。

WA1距離太美WH只有1.7光年,是四個固定蟲洞附近距離最近的星域。據天文學家說,數百萬年之後,這個星域將在路過太美WH蟲洞時被吞噬。不過對於人類微不足道的歷史來說,這個時間點已經遙遠到可以忽略不計了。

為了提高通行效率,太美WH雙邊實施的是聯合前置邊檢。所謂前置邊檢,就是把邊檢關卡設立在對方境內,完成檢查後才允許入境。而聯合邊檢就是兩國將出入境的兩次檢查合而為一,進一步提高效率。

如果是正常邊檢,就是雙方各檢各的。先由地球聯邦在銀河系一方進行出境邊檢,以確保沒有違禁的戰略物資被偷偷運送出境。然而等待船只通過蟲洞進入新美洲星系之後再執行入境邊檢,對不合格或者未獲準入境的船只進行遣返。

而被遣返的船只很有可能在回到銀河系這邊之後還要面對另一次的入境檢查,以免對方利用假遣返的手段偷偷搞些小動作,讓船只運載某些禁止入境的貨物或者人員。

在現有的四處固定蟲洞,只有太美WH和太歐WH實施了這種聯合前置邊檢。而另外兩個星系由於處於戰爭狀態,通行船只魚龍混雜,所以邊檢措施相對嚴厲一些。

這是風宇穿過的第三條固定蟲洞,而在這三條蟲洞的兩邊,他見識過各個國家不同風格的航運中心。

地球聯邦的TF1緊鄰太非WH,是人類最繁忙的航運中心,其艦船吞吐量就連人類母星地球所在的太陽圈都無法與之相比。

而位於新亞洲星系的WT星域是距離蟲洞最遠的航運中心,距離蟲洞入口已經接近於10光年。這也是因為新亞洲共和國失去了對太亞WH蟲洞的控制,只能把自己的星系航運中心設在如此遙遠的地方。

與之相對的是UAC控制下的W1星域,雖然距離太亞WH僅有2.3光年,卻是作為重要的軍事及戰略要地使用,並不允許民用飛船駐留。

然後同樣屬於UAC的WG1航運中心就要好得多,承擔了新非洲星系UAC占領區的交通樞紐,雖然也有一線艦隊駐紮,但是商業氣息卻非常濃厚。

最後就是這處WA1,號稱新美洲星系的大門,同樣是商業與軍事雙軌並行。其航運中心和商業中心太空城規模龐大,幾乎可以與TF1相媲美,就只有艦船的吞吐量不如TF1。

而就在距離主航道不遠處,新美洲級航母的原型艦“新美洲號”停泊在一座軍事要塞的空港外,簡直就是相互呼應的兩座要塞。任何一支艦隊妄圖從太美WH入侵新美洲星系,都得面對這兩大強勁的攔路虎。

“暴風號”跟隨著商隊抵達WA1之後,立刻進行了簡單的補給。而莫妮卡作為風宇的專屬情報官也於第一時間前往WA1商務中心,聯系Awa-ker在此地的情報站。一位特派聯絡員已經在此等候多時,就等“暴風號”抵達馬上進行下一步行動。

早在兩個月之前,也就是“暴風號”還在跟著商隊慢慢駛向太美WH的時候,摩根船長已經返回新美洲星系,親自來主持自己退休前的最後一個重要行動,也就是調查NO的GMP項目實驗室所在地。

等到此事了結,他將會留在新美洲星系的故土上安度晚年,從此不需要再奔波於世界各地。所以這也是風宇和摩根船長的最後一次共事機會。

以後若是還想再見這位老人,風宇就得專門跑一趟新美洲星系才有機會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