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點之後:史詩級的太空歌劇巨作

——《奇點天空》前情介紹

文/郭澤

網絡圈子裏流傳著某位達人列出的推薦書單,備受癡迷科幻者推崇,而查爾斯·斯特羅斯的《奇點天空》與《末日奇點》均榜上有名。兩部作品前後呼應,結合了奇點理論、時空躍遷等科幻元素,將一部離奇曲折的太空歌劇演繹得酣暢淋漓,令人捧讀之後不禁叫絕。

查爾斯·斯特羅斯(Charles Stross)於一九六四年出生於英格蘭的利茲(Leeds),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便在英國科幻奇幻互動遊戲雜志《白矮星》雜志(White Dwarf)上發表一些以“龍與地下城”有關的角色扮演遊戲文章,而個別文中的人物還曾借鑒了大腕喬治·R. R. 馬丁筆下的角色。一九八七年,斯特羅斯發表了首部短篇小說《毛頭小子》(The Boys),其第一部長篇《奇點天空》於二〇〇三年出版,並獲雨果獎提名。作為該小說的後續作品,同為“愛查頓系列”(Eschaton Series)的《末日奇點》於二〇〇四年問世,同時獲得了雨果獎和軌跡獎提名。

在《奇點天空》中:二十一世紀的某個時期,地球上的計算機網絡自我生成了人工智能。名為“愛查頓”的電腦智能產物將整個地球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下,還將十分之九的人口流放到太空各處,並且制定出了警醒世人的三戒律。幾個世紀之後,背井離鄉的地球人類通過蟲孔被輸送到三千光年範圍內的各個恒星系中,各自建立起新的文明,而他們在太空中每旅行一光年,時間便向後回溯一年(這一概念也是本書理論結構的一個主要支撐點)。此時地球已在奇點浩劫中逐漸恢復過來,成為某種貿易和信息交換中心,由重組的聯合國統一管理。

馬丁·斯普林菲爾德是一名工程師,為新共和國的海軍工作——新共和國便是在地球人大流放之後出現的文明世界之一,盡管名為共和國,但本質上更像一座帝國。在它的政治體系中,大多數信息技術和所有的納米技術均被禁止使用,而公民則被禁錮在高度階級化的社會裏,先進的科學技術只能用於發展軍事和保障國家安全。

當名為“節日”的星際旅行文明來到新共和國的殖民星球羅查德之後,整個社會體系便被徹底顛覆。“節日”要人們講述故事、提供信息,而它以高科技產品作為回報。對羅查德星球上的居民來講,各種先進技術簡直是富於魔力的神奇之物,不僅改變了人們資源匱乏的窘迫生計,而且也將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徹底摧毀。新共和國的當權者對此決不能坐視不顧,於是派遣一支作戰艦隊,前往羅查德星球進攻外星幹涉者“節日”。這支艦隊憑借超光速技術長途奔襲,按照時空回溯原理,本可以在“節日”染指羅查德星球前趕到目的地。但唯一的問題是,愛查頓明令禁止人類違反因果律,始終對膽敢違禁的星球采取最極端的懲戒方式,比方說,將他們所在星系中的恒星變成爆發的新星,從而使該支系的人類文明一舉摧毀(巨蟹星雲便是愛查頓示範權威的結果之一)。

瑞秋·曼索是聯合國的高級特工,受命阻止新共和國幹出蠢事,以免激怒愛查頓,並防止危機波及其他恒星系。她以裁軍觀察員的身份介入事端,與馬丁·斯普林菲爾德“不期而遇”,而這時正值新共和國艦隊計劃突襲羅查德星球的關鍵時刻。

二人各自承擔著不為外人所知的任務,聯手展開一次次努力,試圖阻止新共和國釀成大禍,同時也見證了羅查德行星文明經歷的巨變:人們所在的世界一改貧窮和匱乏的舊貌,在先進技術的促成之下,無數千奇百怪的願望得到實現,而人性乃至人類生命本身都發生了出乎意料的變化。

縱觀整部小說,似乎人類的命運完全掌握在神秘莫測、法力無邊的愛查頓手中。這個後人類時代的極權統治實體看似仁慈和善,而且極少幹涉凡人事務,但為了維護自己的生存和利益,它為各個文明世界定下不可違反的律條,而且對違禁者從不心慈手軟。

愛查頓將三戒律在人類居住的太空中廣為昭示,不僅用巨型字母雋刻在高山絕壁之上,還借助計算機網絡四處傳播:

我是愛查頓。我不是你們的上帝。

我源自你們,存在於你們的未來。

爾等不可在我的歷史光錐內違背因果律。否則……

愛查頓最重要的戒條便是“不得違背因果律”,它嚴格禁止超光速旅行技術,以免有人前往它的過去。一旦某個文明試圖違反戒律,它便搶先行動,通過各種方式予以制止,而且經常采取大肆殺戮的手段。愛查頓素來高深莫測、沉默寡言,除了宣布律條之外不再提前做任何警告,徑自痛下殺手。

除此之外,愛查頓還有另一招殺手鐧,招募人類為自己服務,以秘密方式維護它的最終利益。於是在小說中便出現了兩條主線:愛查頓的特工力圖破壞新共和國的艦隊突襲行動,聯合國也因擔心大難降臨而派遣特使阻撓新共和國的違規行為。雙方人員屢屢涉險,為了完成自己的任務只得聯手協作,不僅傾盡全力應付共同的對手,還要保持警惕相互提防,甚至為了保住性命而拼死逃亡。其中種種機緣巧合,看似在人意料之外,細想卻完全在情理之中。一對亂世男女歷盡厄難,剛有喘息的機會便又要重新踏上新的冒險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