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收獲(第2/2頁)

天明時分,趙浮屠終於是趕上了那些潰逃的黃巾眾,逃出來的一千余人已經分散,因為殺出來時是跟在趙浮屠的後面,大約有一百余人的黃巾眾是聽從他的安排一直往東邊走。他們害怕後面的官兵追上來,一路上也沒有停留,等到趙浮屠追上來的時候天色已經是微亮了。

等趙浮屠趕上他們的時候,卻發現除了當初跟在自己後面殺出來的那些黃巾眾之外,匯聚的隊伍裏面還有著另外一隊潰散的黃巾眾。只不過這些黃巾眾卻不是從他之前所在的營地裏面潰逃出來的,而是從另外一個方向敗逃過來,最終才於他們匯聚在了一起。

黃巾起義初期,張角將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的信眾分為36方,大方萬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設一渠帥,由他統一指揮,為大規模的起義做好了準備。在黃巾起義之後,義軍規模空前的壯大起來,很快便擴張到了十萬,乃至百萬眾!

這一點,從黃巾之亂結束後都能夠看得出來一點,因為後面出現了一個比較出名的人物,就是黑山賊張燕,他手下就號稱有百萬之眾。

黃巾之亂,雖然是下層農民被逼迫到極致時才發生的叛亂,但是這次動亂所造成的傷害最終還是得由他們自己來承受。起義之初,黃巾軍還是以大賢良師教下的弟子為首,公分36方,每一方設一個渠帥,可是在起義之後天下響應,許多人頭上綁著一個黃巾就算是加入黃巾軍了。

然後,他們便開始可以打著黃巾軍的名號明目張膽的劫掠村莊,攻擊縣城,搶奪豪族。

黃巾軍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弊端,那就是沒有完整的指揮系統。哪怕是他們名義上所信奉的大賢良師張角,也只不過是能夠指揮自己麾下的黃巾軍隊而已。更重要的一點是,作為一個修道之人,一個施以符水救助病難,前往瘟疫地區救助貧苦百姓的修道之人,張角對於政治與軍事所知根本就是寥寥無幾!

他發動了這規模宏大的黃巾之亂,但卻沒有辦法完全調度統帥那分散各處的黃巾渠部。

最開始,大賢良師憑借極高的聲望以及崇高的個人理想,不但在下層平民之中擁有了大量的信眾,而且許多的士紳豪族也賣盡家產舉族投奔!這在這樣一個時代來說,幾乎是一種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可以說黃巾之亂開始,許多人都完全是被張角的個人魅力所影響!

可是。

可是絕對沒有想到的一點。

哪怕是大賢良師張角與其他人都沒有想到的一點,那就是在黃巾起義之後,那中土各地響應的情況直接導致了一個結果!那就是中原大地上所有的山賊、土匪、馬賊、水寇、亂黨,全部頭帶上一根黃巾之後,就算是加入了黃巾軍的陣營之中,然後他們便開始打著黃巾軍的名號,打著大賢良師的名義,開始打家劫舍,攻擊地方豪族,搶奪民眾財物,甚至匯聚成夥直接攻打縣城,無論士紳富豪全部都不放過。

這直接就導致了一點,那就是下層民眾之中也因此深受苦害,那些最開始被張角個人聲望與魅力所吸引,舉家投奔的地方豪族們,也反過來明白了黃巾起義的害處。

緊接著,張角所統帥的黃巾軍們就開始徹底失去了地方豪族們的支持!甚至在下層民眾之中的聲望也開始被逐漸削弱!

黃巾軍中魚龍混雜,他們攻下城池後奸淫擄掠,哪怕是各方渠帥也已經沒有辦法約束了。

甚至,如果張角作為一個修道之人會像諸葛孔明那樣有著諸多的顧忌,那麽就可以解釋他為什麽會那麽早早的在黃巾起義初期就病死了。諸葛孔明七擒孟獲火燒藤甲兵之後,便已經感覺到了天命不久矣,大賢良師張角發動了黃巾之亂,或許他本因是為了追求開辟太平盛世,可是現在間接因他而死,因他而家破人亡者,不止百萬之數!

作為一個修道之人,趙浮屠對於這一點實在是太清楚了。

恐怕,這個時候的大賢良師張角也已經感覺到了天命反噬之下,他已經離死不遠了吧?

……

之所以提到這些,是因為趙浮屠現在所遇到的黃巾軍就是一些帶上了黃巾的山賊!而這些潰散之後的山賊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將那些跟隨趙浮屠殺出來的黃巾眾們包圍,逼著他們交出來手中的糧食與刀劍裝備!他們也是被官軍大敗後潰散的,不過人數卻要多出不少,這些人原本就是一夥打家劫舍的山賊出身,對於他們而言搶奪其他黃巾軍的裝備並不算什麽而已!

況且,他們也剛剛接到消息,宛城之戰南陽太守秦頡已經把他們想要投奔的黃巾渠帥張曼成給殺了!

這些人已經開始覺得黃巾之亂快要被漢朝給壓制下來。

甚至在潰逃的途中,他們的頭目便已經打算著是不是做完一票大的,就重新回到山裏面做他的山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