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四 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一)

1、北宋位面

公元1149年秋,漠北,可敦城

跟二十多年之前,穿越者們當初曾經造訪的那座簡陋土城相比,如今的可敦城已經變得繁華和氣派了很多。一圈夯土包磚的城墻綿延近十裏,城門更是高達三丈。城裏也是人眾擁擠,到處有漂亮的市場、寬闊的街道、喧鬧的廣場、鱗次櫛比的房屋,城區中央還坐落著一座屬於大遼天子的奢華行宮。

至於可敦城的城墻之外,也不再只是一望無際的蒼茫草原,而是出現了整齊的灌溉溝渠和成片的菜圃田野。其盛產的糧食不僅足以供應城中居民,每年還能有足夠數量的余糧,可以遠銷到西域和極北森林中的野人部落,甚至是返銷到長城以南的漢地。從而讓漠北各部過上了之前從來不敢想象的富裕生活。

昔年穿越者給這片草原留下的【七日速生麥】和【雪絨花苜蓿】,已經徹底改變了漠南和漠北草原的社會生態,把這裏從遊牧區變成了農耕區——前者可以產出大量谷物,後者則能保持水土、恢復地力。

從二十多年前開始,草原上曾經的遊牧民們只要在每年早春時節種完若幹輪的【七日速生麥】之後,再補種上耐寒的【雪絨花苜蓿】,就能依靠這種擁有固氮能力的優良牧草,為土壤提供大量的有機物質,讓土地恢復肥沃。同時還能讓土地一直有植被覆蓋,避免發生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同時,苜蓿還是極好的牲畜飼料,依靠這種優質的牧草,即使在停止了遊牧之後,草原居民們也還能繼續蓄養大量的牲口。

時至今日,以可敦城為中心的漠北草原,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塞上江南。而絡繹不絕的商隊,更是讓西域的香料和珠寶,中原的絲綢和陶瓷,遼東的毛皮和草藥等各種商品匯聚於此,在交易之中溢出了難以計數的財富,讓統治這片土地的大遼帝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再次蓬勃興盛起來。

與此同時,在轉為定居農耕之後,草原居民的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迅速地朝著南方中原人靠攏:在頻繁的交流之中,他們逐漸學會了用煤炭和秸稈,而不是牛羊糞便來生火做飯,開始像漢人一樣定期沐浴、漂洗衣服和以谷物為主食,種植和烹飪蔬菜,在夏天脫掉皮袍,換上了棉布和麻布衣服,甚至像漢人一樣把孩子送進學堂念書……如今的可敦城內,看上去已經跟長城南邊的宋朝城市沒有多少差異了。

而當年慷慨拿出【七日速生麥】和【雪絨花苜蓿】這兩種高產農業神物,並且向草原遊牧民傳授農耕之術,使得這片土地發生如此劇變的穿越者們,也已經成為了整個漠北草原,乃至於半個東方世界的衣食父母、萬家生佛,被各族百姓極度虔誠地頂禮供奉。雖然在如今的可敦城內,星羅棋布著各個宗教的廟宇。但其中香火最旺盛的地方,永遠都是當年郭京“仙人”遺留下來的,供奉著哆啦A夢巨型雕像的道觀。

可敦城內的行宮大殿裏,正是一片人聲鼎沸,到處可見盔甲和刀劍的閃光。本位面歷史上的大遼帝國中興之主,另一段歷史上的西遼開國君主耶律大石,正身著戎裝,一臉興奮地低頭俯瞰著桌案上的地圖。

二十年的風霜歲月,讓他的兩鬢已然斑白,但藏在心中的雄才大略,卻依然讓他精神健旺。

這二十年來,耶律大石一方面戎馬倥傯,連年征討女真殘敵,並且擊敗了高麗和西夏的入侵,最後終於成功恢復了昔年遼國在長城之外的全部版圖,只有長城以南的燕雲十六州被宋朝重新收復。

另一方面,他又對內勵精圖治,在征戰之余不忘推行新良種和農事,鼓勵蓄養禽畜,興修水利河渠,大力拓展商路,完善官僚制度,讓一度殘破至極的遼國,再次走上了正軌,並且逐漸倉稟豐足。

在他統治之下的遼國,已經擁有了眾多繁榮的城市,肥沃的農田,暢通的商路,豐富的庫藏,雖然地圖上的疆域稍有萎縮,但人口、軍力和國力反而比昔年增加了許多。不過,耶律大石並未就此滿足,而是為自己設立了更加宏偉的目標——那就是南下長城、再取燕京、飲馬黃河、名耀史冊!

當然,這個目標並不容易實現。雖然這些年大宋的國勢日漸衰敗,皇帝沉迷修仙,荒淫無度,廢弛政務;朝廷上下黨爭激烈、朝政紊亂,地方上也是盤剝酷烈、叛亂四起、民生凋敝——當年穿越者親自下場摧毀了南征的金軍,固然是讓北宋躲過了一場“靖康之恥”的浩劫。但同樣也埋下了禍根,讓這個百病纏身的撲街朝廷,繼續保留下了立國上百年來積累的一切痼疾,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愈演愈烈……

然而,不管怎樣,相對於復興未久、根基不固的遼國來說,眼下的宋朝依然是一個難以啃動的龐然大物。昔年遼國掌控幽雲十六州,坐擁地利據高臨下之時,尚且未能一舉覆滅宋國。如今燕山一線已經重新為宋朝所有,雖然宋軍無力出塞,但若是依托長城死守,卻還是要比西域那些小邦難攻打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