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對美最終解決方案(下)

“……嗯,報紙上這篇關於斯卡格拉克海峽之戰的新聞評論,還真是寫得挺文藝,充滿了史詩般的悲壯色彩,簡直就跟《尼伯龍根之歌》或者《冰與火之歌》似的……這樣看來的話,隨著‘蠻牛’哈爾西上將和他的最後追隨者戰死在斯卡格拉克海峽,美國海軍的大西洋艦隊,基本上也就相當於是完蛋了,對嗎?”

大和號的艦長室內,馬彤一邊吃著船上廚房做出來的和果子甜點心,一邊對剛剛讀完報紙的王秋說道。

——自從大和號的水手,從穿著兜襠布渾身汗臭味的“海國男兒”,換成一群頗有大和撫子氣質的經典日本少女、少婦和未亡人之後,就變得愈加有“大和旅館”的宜家範兒了……以前是戰事頻繁,被迫沒完沒了地一直在海上奔波,實在是沒條件,如今在港口裏停泊了一年,這些日本女人就很熱情地開始打扮起了這艘巨艦的內部空間,企圖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艙室走道總是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浴室墻壁被貼上了富士山風景的彩色馬賽克拼圖,住所的艙門還掛上了風鈴之類的裝飾品,以及不知哪兒來的書法卷軸和浮世繪圖畫,每個角落到處都是滿滿的傳統日本風情。還有每天的菜肴和小點心,也被制作得愈發精致可口……如今住在這條船上,就仿佛置身於一座档次不錯的溫泉旅館,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撲面而來。

雖然這種形容被用在一艘軍艦上,而且還是一艘鐵血崢嶸的超級戰列艦,感覺實在是有點兒怪……

總之,王秋在這條船上住的很舒服,更別提還有美艷女艦長可以當抱枕,所以如今都已經很習慣了。

“……怎麽說呢?如果作為一支戰鬥力量來衡量的話,那支敢於跟蘇聯紅海軍交手的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在哈爾西上將死後確實是已經不復存在了。但如果僅僅是指美國大西洋艦隊的艦艇,那麽倒是還有很多剩下的船,最起碼要比被哈爾西帶到斯卡格拉克海峽的艦艇數量多得多,論噸位至少是十倍以上。”

王秋一邊收起報紙,一邊答道,“……最近這一個多月以來,這些艦艇在大西洋上還表現得挺活躍的,不過它們都已經不再是我們的敵人,不再執行五角大樓的命令,一切所作所為都跟這場戰爭完全無關了……”

“……什麽什麽?一邊還在大西洋上很活躍,一邊卻已經退出戰爭,不再跟我們這邊為敵?”

馬彤聽得一頭霧水,一臉納悶地問道,“……聽上去不像是已經投降的樣子……他們究竟在幹什麽?”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那邊世界的歷史上,國民黨海軍在解放戰爭末期扮演的角色——運載著一眾貪官汙吏、土豪劣紳、反動資本家和恐怖分子,還有他們的行李細軟,渡海逃亡台灣的難民船啦!”

王秋聳聳肩回答說,“……記得有一句老話,好像是這麽說的來著,在一艘輪船沉沒之前,船上的老鼠是最先跑掉的。同樣的道理,眼看著美利堅合眾國把戰爭打到了這等窮途末路的地步,已經是想要屈辱求和都不可得了,美國那邊從核爆中幸存下來的上流社會紳士太太,還有一大堆畏懼布爾什維克思想、深恐被打倒塞進勞動營的小資、文人、科學家之類,自然也在盤點家當、收拾細軟,忙著從即將戰敗的美國逃走啦!而剩下那些不肯跟著哈爾西去死的美國大西洋艦隊官兵,原本正愁著飯碗被砸了之後該怎麽過日子,眼下正好靠充當難民船,從逃亡者身上賺取最後一筆國難財——這筆生意的利潤可是高得很,絕對的暴利,聽說得要用黃金來買船票呢!能夠選擇逃亡的人,一般都有點兒身家。只不過,我們那邊的國民黨海軍僅僅需要渡過一條窄窄的台灣海峽,而客串難民船的美國海軍,卻不得不載著逃亡者橫渡過浩瀚的大西洋罷了……”

“……橫渡大西洋?這麽說的話,是要離開美洲了?他們逃亡的目的地又是哪兒呢?”

“……他們現在還能逃到哪裏去?自然是目前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中立國——南非啊……”

……

當一個國家走到了窮途末路的時候,固然往往會有一些忠臣義士選擇以身殉國,名垂青史;但肯定會有更多貪生怕死的凡夫俗子,選擇設法苟且偷生——“像這種需要讓人去死的國家,還是滅亡掉好了”之類的想法,可不是某個世界二次元禦宅族的特有思路,而是廣泛地存在於古往今來一大堆失敗國家人民的心中。

畢竟,這個世界上是先有人類,再有國家,而不是相反——人可以沒有國家,但國家卻不能沒有人。

在這場席卷全球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打到了一九四九年春天的時候,未來的前景已經是非常明確了:蘇聯可以肆無忌憚地核爆美國本土,而美國卻已經無法繼續做到同等程度的報復,甚至連有效防禦和攔截蘇聯人的核打擊都辦不到,只能一邊抱頭挺屍默默蹲下挨打,一邊眼睜睜地看著一座座城市被核爆成輻射廢土。面對這種必敗無疑甚至是必死無疑的下場,如果這場戰爭是傳統的帝國主義爭霸戰爭,或者更古老的封建王朝兼並之戰,美國這個“偽裝成國家的財團”,恐怕早已選擇割肉止損,投降輸一半,乖乖跪下來唱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