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美利堅永不屈服(中)

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前後挨了一百多枚蘇聯核彈,整個國土被炸得滿目瘡痍之後,已經被打得進入彌留狀態的美利堅合眾國,終於提起了它的最後一點力氣,發動了一場充滿悲壯色彩的垂死掙紮。

——三十二架B-36“和平締造者”超遠程轟炸機,掛著十八枚原子彈和大量的毒氣彈、細菌彈,在軍樂隊的伴奏和總統的親自送行之中,從首都華盛頓的民用機場起飛,踏上了最後一次遠征歐洲的絕命旅途。

與之前限於油耗和航程,僅僅只在歐洲大陸西部邊緣打轉的幾次越洋偷襲不同,它們這一次的核爆目標,是上萬公裏之外的蘇聯本土——所以,即使能夠成功完成任務,出征的飛行員也注定無法回來了。

但是,不得不說,任何一個曾經偉大的國度,若是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總是可以湊出那麽一群願意為國家而獻身甚至殉葬的勇士的。尤其是在以牛仔和清教徒文化而著稱的美國,更是從來都不缺乏願意揮灑熱血的男子漢——在阿諾德將軍下令招募志願者之後,居然立刻就有一千多名美國飛行員自願報名,於是又經過一番篩選,才選出了此次遠征蘇聯的機組人員,然後在悲愴的氛圍之中,踏上了一去不復返的征途。

與此同時,另外十一架B-36“和平締造者”超遠程轟炸機,也在美國西海岸俄勒岡州的一處秘密空軍基地內準備就緒,掛上了三枚原子彈和毒氣彈、細菌彈以及常規高爆航彈,準備同樣以一去不復返為前提,發動一場單程的空中遠征,越過浩瀚的太平洋,去偷襲蘇聯遠東地區的第一大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

由於志願報名參加自殺性單程遠征的愛國飛行員還有很多,而能夠執行任務的B-36“和平締造者”超遠程轟炸機卻已經沒有更多的了(還有十五架用B-36“和平締造者”改造成的炮艇機,但是已經來不及重新改回來了,沒法執行轟炸任務)。所以除了這批B-36“和平締造者”超遠程轟炸機之外,阿諾德上將又把剩下的B-29“超級空中堡壘”也拉了一批出來,掛上炸彈跟著B-36核打擊作戰遠程轟炸機群一起踏上了遠征蘇聯之路——反正B-29“超級空中堡壘”的最大升限高度不夠,哪怕改成炮艇機,也打不著一萬九千米高空中的蘇聯超音速噴氣式圖-100“飛熊”。與其讓這些耗費無數資源打造出來的空中巨獸,在日復一日的核爆中被相繼摧毀,或者慢慢地在地面機庫裏生銹,還不如趁著尚有機會的時候,再最後發揮一把余熱……

就這樣,美國戰略空軍的最後一批勇士,抱著必死的信念展翅起飛,從大西洋和太平洋這兩個方向,奔向地球另一端的蘇聯,進行他們各自生命中最後的一戰——這已經不是在作戰了,這是一種臨終的瘋狂!

事實上,除了邁不過大海,無能為力的美國陸軍之外,美國空軍如此,美國海軍更是如此——就在美國戰略空軍的勇士們,悲壯地踏上了一去不復返的征途之際,美國海軍也在古巴進行了最後的集結……

……

二月二十七日,清晨時分,加勒比海,古巴,關塔那摩海軍基地

關塔那摩,是位於中美洲島國古巴東南部的一個海港城市,以制糖業為主要收入,跟其它中美洲城市一樣平凡無奇。而真正讓它聞名於世的,則是位於市區南方二十公裏處的關塔那摩灣美國海軍基地。

關塔那摩灣是世界最大、屏障最佳的海灣之一。呈馬蹄形,位於古巴東南岸,分內港與外港兩部分,該海灣長約19公裏,寬約9公裏,入口處寬僅3公裏,巨輪可自由出入,為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東臨向風海峽,扼大西洋進入加勒比海的通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從1903年起,關塔那摩灣的一部分被美國強占為海軍基地,它是美國在海外建立最早的軍事基地,也是美國大西洋艦隊的主要訓練基地。在另一個位面的反恐戰爭爆發之後,關塔那摩海軍基地又變成了美軍專門關押中東各路恐怖分子和疑似恐怖分子的集中營,以虐囚醜聞和踐踏人權而廣受批評。雖然某位黑人總統在初次競選之際,就曾把關閉關塔那摩作為競選承諾之一。但是一直磨磨蹭蹭拖到了他快要下台的時候,也絲毫不見有什麽要動真格關閉關塔那摩的動靜……

總而言之,在本位面的一九四九年二月末,哈爾西上將指揮著美國大西洋艦隊的殘余遠洋艦艇,在關塔那摩軍港進行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集結——之所以不選擇在美國本土東海岸的港口集結艦隊,是因為美國東海岸港口不幸成為了蘇聯原子彈的重點核爆對象,不管是軍港民港,如今都已經被轟得差不多了。哈爾西提督如今在本土沿海被蘑菇雲趕得無處容身,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最終只得選擇在古巴的關塔那摩進行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