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南美洲驚變(上)

在遙遠的南美洲西南部,有一個神奇的國度——智利。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偏僻的一個國家(不包括南極的話),跟各個文明中心地域之間,都有著難以逾越的地理障礙。從地圖上看,智利就像一根細長的竹杆,夾在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脈之間。這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達4270公裏,而東西平均寬度只有180公裏。它位於熱帶雨林廣布的南美洲,有著長長的海岸線,也擁有著被稱為“世界旱極”的阿塔卡馬沙漠。

智利這個詞的原意是“世界的盡頭”,這是因為殖民地時期的智利被局限在沙漠以南和比奧比奧河以北,對宗主國來說是一個遙遠而相對隔絕的地方,而當時的智利並沒有發現像墨西哥和秘魯那樣豐富的貴金屬礦藏,因而並沒有得到宗主國的重視。此外,智利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境內頻繁地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

不過,雖然位置偏僻而形狀奇特,但智利絕不是個貧弱的國家,正是這樣特殊的地理結構和歷史原因,造就了智利人的堅韌性格以及求知好學的傳統,還有較強的自治能力,而且為他們抵禦外來入侵者提供了一種天然屏障。當然,大自然也有對智利的獨特饋贈,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得智利擁有了堅實的經濟支柱,它的銅礦資料占世界儲量的四分之一,它還是世界上出產天然硝石最多的國家;智利還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

這些豐富的自然資源為智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也讓曾經偏遠貧弱的智利,有了在戰爭中爭霸的基礎條件——作為南美洲為數不多的好戰國度,智利自從建國以來就窮兵黷武、不斷北伐,連番攻打玻利維亞和秘魯,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海戰和陸戰勝利,版圖向北擴張了數百公裏,被譽為“南美洲的英國人”。

然而,在美國這樣的巨無霸面前,智利這個南美小強的實力就有點不夠看了。雖然在十九世紀末期,智利曾經擁有過整個美洲最強大的海軍艦隊,噸位和戰鬥力都在當時的美國海軍之上。但隨著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全球列強造艦競賽轟轟烈烈地展開,當美國人組織“大白艦隊”環球航行示威的時候,昔日曾經風光一時的智利海軍,卻由於缺乏自行建造戰艦的工業實力,而迅速落後,變成了不起眼的小角色。

再接下來,隨著門羅主義的推行和美國實力的急劇膨脹,智利跟其它的南美小夥伴們一樣,逐漸淪為了美國人的後院和經濟殖民地。到了二戰時期,在美國的強大壓力之下,智利也跟著對德意日法西斯政權宣戰,加入了盟軍陣營——原本只是想要跟著湊湊熱鬧,賺個戰勝國頭銜回來顯擺一下的。然而,戰局的發展卻遠比智利人想象得更加殘酷和血腥,打完了外強中幹的德國和意大利,接下來又得跟蘇聯人幹仗。

在空前殘酷的戰爭之中,智利海軍的艦艇和水兵基本都被美國太平洋艦隊強行征用,並且在南太平洋的一系列戰事之中消耗殆盡。而前後二十多萬跟隨美國參加世界大戰的智利陸軍,也在太平洋、日本、北非、歐洲、中東的一系列海外戰事之中幾乎全軍覆沒,平均一千個人裏面才有一個人能夠活著回來。

而智利國內為了支持這場戰爭的開銷,也是一再提高賦稅,壓榨得國民苦不堪言。雖然美國給了智利政府不少貸款和資助,但是在戰時物資管制的情況下,這些美元貸款除了用於投資之外,根本是什麽都買不來。

眼看著跟隨美國參加世界大戰,非但享受不到任何戰爭紅利,反而要賠上僅有的老本,智利全國上下早已積蓄了極大的不滿,而瘋狂暴漲的陣亡人數,也讓這個人口有限的小國越來越難以忍受——在南美人看來,無論二戰還是三戰,都是“別人的戰爭”,自己是為了錢去給美國人當雇傭兵的。可是如今的美元越來越不值錢,說不定哪天就變成了廢紙,再打下去已經不是拿命換錢,而是賠錢又賠命了,這樣的蠢事誰肯去做?

於是,在親美的亞歷山德裏總統為了維持搖搖欲墜的政權,彈壓反戰運動,而宣布解散國會、停止選舉、全國戒嚴之後,親共的左翼聯合政黨“人民陣線”,立刻打著“維護憲法”的旗號發起軍事政變——經過六個小時的混戰,亞歷山德裏總統及其一千五百名嫡系親信戰死於首都聖地亞哥街頭,新成立的智利政府一邊繼續鎮壓全國的反對分子,一邊宣布撕毀跟美國之間的軍事同盟協定,退出本次戰爭。

……

與此同時,原本就一貫打著“反美”大旗,對參戰之事始終三心二意、極不情願的阿根廷政府,也正式宣布跳反。去年上台的庇隆政府在穩固了內部之後,就開始著手冷卻和淡化同盟關系,先是逐步停止了跟美國政府的軍事合作,然後又試圖設法召回之前被陸續派遣到海外助戰的阿根廷軍隊——這個工作剛起了個頭就被迫結束,因為參戰的阿根廷軍隊很快就全部覆滅,不是去見了上帝就是進了戰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