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中)

相對於北非大撤退的慘絕人寰、死傷累累、後患無窮。美軍在東亞的大撤退倒是顯得波瀾不驚。

——隨著英國女王的投降和歐洲戰場的徹底完蛋,縱然以美利堅合眾國的實力,也無法再維持一條環繞地球一周的漫長戰線了,在這種情況下,美軍大幅度收縮兵力,全面退出遠東,就成了必然的選擇。

為此,已經難以維持的菲律賓殖民地,以及前景令人絕望的台灣當局,就成了無奈之下的棄子。

在收到五角大樓的撤軍命令之後,麥克阿瑟大帥並沒有再像上次被迫離開菲律賓的時候那樣鬧什麽別扭,也沒有再發出什麽“我還會再回來的”之類的豪言壯語,只是很平靜地收拾行李,乘坐一艘巡洋艦離開了馬尼拉,渡過南中國海,撤退到了泰國的曼谷。接下來,麥克阿瑟將在曼谷陸續收容從菲律賓撤出來的美軍,然後取道新加坡、錫蘭和南非,帶著他們一路輾轉回國,或者在中途直接奔赴某處新的戰場。

至於美軍在菲律賓的控制區,以及抵禦菲共“胡克”遊擊隊進犯的重任,就只能留給他扶植的菲律賓親美資產階級政府,以及在這段時間裏倉促編練的十多萬政府軍……按照五角大樓最樂觀的預計,依靠美軍撤退時遺留的物資、彈藥和軍械,他們估計還能在菲律賓堅持六到九個月……

而剛剛退出大陸轉進台灣的蔣委員長,則得到了兩條令人悲傷的消息:第一,美援物資即將徹底斷絕,再也不會有美國船隊給他送來哪怕一杆槍、一聽罐頭和一枚子彈了;第二,目前他的國民政府唯一還能統治的台灣,已經成為全球紅色勢力包圍之中的白色孤島,即將同時面對中日蘇三國紅色勢力的圍攻。

對於眼下連一杆步槍都無法自行生產的蔣委員長來說,光是美援物資的斷絕,就足以要了他的命。

所以,在歇斯底裏地怨天怨地怨空氣,打碎了不知道多少杯盤碗碟,瘋瘋癲癲地發泄過一場之後,這個著名的光頭先生還是認真地……或者說認命地籌備起了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成立事宜……

隨著中國內戰的臨近尾聲和美軍的大舉撤出東亞,在東方世界抵禦“赤禍”的戰略任務,就幾乎完全壓在了泰國的頭上。至於這個封建君主制的佛國究竟是否承擔得起如此重任,就沒人關心了。反正美蘇兩大陣營擺在東亞這張賭桌上的多米諾骨牌,能倒的都已經倒得差不多了。目前美方陣營裏碩果僅存的泰國,接下來究竟是艱難地堅持下來,還是被紅色浪潮吞噬,對雙方全球博弈的大局都已經構不成太多的影響。

……

更讓杜魯門總統感到心神俱疲的是,不僅美軍在各處海外戰場上的情況是如此的悲劇,美國境內的局勢也是在迅速地走向惡化——隨著看不到盡頭的漫長戰爭,節節升高的陣亡人數,日益削減的戰時配給,以及一波接著又一波的大規模戰時征兵,美國民眾在戰爭初期的狂熱早已消退殆盡,厭戰情緒卻在與日俱增。大財團也是被各種強制攤派的國債給壓得叫苦不叠,只是苦於已經別無出路,不得不硬著頭皮堅持到底。

當三戰前夕,美國連續對海外戰場投擲原子彈的時候,白宮的南草坪上就居然有人拉著條幅來抗議。等到三戰正式開啟,上百萬美軍丟盔棄甲,全線崩潰的敗報傳來,國內民眾非但沒有爆發出對布爾什維克的同仇敵愾,反倒是各種反戰遊行、和平集會接連不斷,而報紙上也是跟政府各種唱反調……沒辦法,自從珍珠港事件以來,美利堅合眾國在這五年戰爭歲月之中的死傷人數,已經達到了駭人聽聞的九百萬之巨,相當於南北戰爭傷亡總人數的十五倍之多!而勝利的曙光卻依然遙遙無期,早已讓美國人再也忍無可忍了。

幸好,由於對布爾什維克的極端恐懼和刻骨敵意,在反對布爾什維克、抵制赤色浪潮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美國的所有大財團全都堅決地站在了白宮的這一邊,沒有趁機起哄,搗鬼作亂……依靠華爾街的全力支持,還有某些見不得光的手段,杜魯門總統成功壓下了國會的所有反對聲音,總算是沒有遭遇彈劾危機。

但是,在財團的壓力之下,最高法院和國會議員容易擺平,民間的厭戰情緒卻實在難以消弭。隨著前線的接連敗報和雪片般飛來的陣亡通知書,國內對征兵的抵制情緒日趨嚴重,在情況最嚴重的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奧爾良,一月上旬甚至爆發了一場黑人征兵暴動——在三戰爆發之後,由於考慮到白人青壯年在戰場上死亡過多,未來美國社會的種族人口比例可能會有失調之嫌,所以,為了保證白人的統治地位,目前美國政府在征召兵員方面有意向黑人傾斜,希望多消耗掉一些很可能在未來成為麻煩的黑人青壯,以削弱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