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墨爾本的陷落(上)

1946年8月的最後一天,在四面楚歌的絕境之中,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終於下達了撤離墨爾本的命令。

但是,此時的戰局已經危險到了極點,二十多萬日軍從三個方向逐步逼近,盟軍的防線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澳大利亞人已經完全失去了戰場上的制空權和制海權,可供轉移人員和物資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

最後殘存的數萬盟軍,必須在撤退的同時對付日軍的三面圍攻,同時還要收集散在各處的食品和彈藥——為了在被迫放棄墨爾本之後,還能夠繼續固守香克角,盟軍需要抓緊最後的時間,向那裏運輸物資和彈藥,否則真要是空著手逃了過去,哪怕日軍不再進一步攻擊,退守香克角的數萬盟軍也會很快活活餓死。

在極為緊張和倉促的氛圍之中,澳大利亞總理約翰·卡廷和澳洲軍司令托馬斯·布雷米上將只用了三十分鐘的時間,就草草制訂了一個極為粗糙的撤退計劃,準備在一周之內向香克角運輸十萬噸面粉、砂糖和罐頭,兩萬人份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還有大約三萬噸的彈藥和庫存的全部武器,尤其是高射炮和防空雷達。

但是,整個撤退行動從一開始就不順利,大雨滂沱的糟糕天氣使得墨爾本地區的所有道路總是一片泥濘,這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拖住了各路日軍進逼市區的腳步,但也對盟軍的轉移撤退工作造成的嚴重妨礙。

唯一一條從墨爾本市中心通往香克角的公路上,很快就擠滿了載著糧食和彈藥的卡車,拖著雷達、榴彈炮和高射炮的曳引車、裝載著傷病號的救護車以及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轎車、馬車等等,交通擁擠得不堪言狀,而在將市區分割成東西兩部分的雅拉河上,所有橫跨河面的橋梁都早已被日本飛機炸斷,就連臨時搶修的浮橋都不例外,最初位於市區西部的運輸車輛,不得不依靠平底駁船來轉運過河,實際效率低下得驚人。

同時,澳大利亞的工兵部隊還得在香克角冒雨搶修一大片營房和倉庫,否則即使把物資運過去了也沒地方可以存放,此外還要這個半島連接陸地的那一段挖戰壕和修地堡,以應對接下來必然爆發的激烈戰事。

更要命的是,隨著聯邦政府放棄墨爾本的消息逐漸傳出,墨爾本城內的平民也是亂成一團。

……

——最近這些天,隨著盟軍在各條戰線上屢戰屢敗、傷亡慘重,成百上千的傷兵和郊區的難民像潮水般被一輛輛卡車送進墨爾本城內,使得每一條街上都住滿了軍隊,擠滿了傷兵,塞滿了難民,還帶來了種種互相矛盾的糟糕消息,早已讓墨爾本這座澳洲白人最後的庇護所內,開始漸漸醞釀起一場不祥的風暴。

等到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棄城轉移命令一出,殘存的十幾萬墨爾本市民頓時嘩然震駭,然後紛紛搶在盟軍前面驚慌出逃,成千上萬地湧向香克角,有的步行,有的騎自行車,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過去幾年裏澳大利亞政府對日軍的妖魔化宣傳,讓他們普遍認為一旦讓日軍進占了墨爾本,自己肯定會被這些殘暴的黃皮矮子砍頭或活埋,還有就是塞進礦坑裏幹到死……嗯,其實事實也真的差不多就是如此。

——對於渴望富饒大陸的日本人來說,他們在澳洲這片土地上推行的占領政策,總體上就是“留地不留人”。眼下遍布澳洲各地的上百個萬人坑,裏面那些“美英白畜”的屍體都還沒有腐爛幹凈呢!

當然,漂亮的年輕白種女人例外,她們被分配到了各個慰安所裏,用身體撫慰來自日本列島的勇士們。

幸好,雖然陸路交通一片擁堵和混亂,但水路交通暫時還算暢通。盡管強大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就在香克角以南的外海上虎視眈眈。但橫亙於墨爾本和香克角之間的菲利普港灣,目前暫時還是白人的天下。

利用最後的安全時間,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動員了所有還沒被炸沉的船只,無論是漁船、貨輪、遊艇還是魚雷艇,一遍遍地往返於墨爾本和香克角之間的五十公裏海面(單程就已經相當於至少橫渡十遍長江了),將城內囤積的各種物資,還有準備撤退到香克角進行最後抵抗的部隊和平民,一點點地運送過去。

然而,這樣緊張繁忙但卻有條不紊的運輸工作,僅僅持續了一天時間,就遭遇到了更加嚴峻的考驗。

——撤退工作開始的第二天中午,墨爾本的上空就放晴了,雖然泥濘的路面開始被陽光曬幹,但是惱人的日本飛機也隨之而至,日本飛行員很快就發現了盟軍的撤退行動,並且投下了成串的炸彈……

一時間,原本平靜的菲利普灣海面上布滿了巨大的水柱,滿載著貨物和人員的船只不得不在波峰浪谷間掙紮,不時就有某艘船被炸彈命中,化作一團火球,或者被爆炸激起的巨浪掀翻,一群人漂在海面上瘋狂地喊救命……這些只能在近海行駛的幾噸、十幾噸小船,哪怕是面對最小號的航空炸彈,都毫無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