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沖突世界:咖喱洋的王者

終年炎熱的咖喱洋,嗯,不對,是印度洋北部,阿拉伯海東側,天然的深水良港,孟買

——“孟買”一詞來源於葡萄牙文“博姆·巴伊阿”,意為“美麗的海灣”。最初曾是葡萄牙殖民地,後來作為葡萄牙公主的嫁妝轉贈給英國。經過幾百年的經營,面臨阿拉伯海的孟買港已經成為了印度西海岸最大的海港城市,重要的貿易集散地,以及英國殖民者維持對印度統治的關鍵橋頭堡。

然而,此時的孟買,卻完全褪去了昔日熙熙攘攘的繁華之色,被屍山血海和戰火硝煙所覆蓋。

當大西洋和太平洋都是一派戰火紛飛的時候,位於印度洋中央的南亞次大陸,歷史悠久的古國印度,同樣也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戰爭。雖然其作戰對象和盟友的選擇,貌似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法西斯戰爭”主旋律背道而馳,但依然沒有誰能夠否認印度人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正義性。

持續三年的混亂戰爭之後,不列顛紳士們苦心經營的印度殖民帝國,已經基本宣告土崩瓦解。從毗鄰阿富汗的白沙瓦,到盛產紅茶的阿薩姆,還有扼守恒河出海口的加爾各答,一面面米字旗都在相繼墜落。

然而,印度這顆“維多利亞女皇王冠上最絢爛的鉆石”,對於大英帝國的意義實在是太重大了。

不僅有經濟上的考量,更有政治上的非凡意味——沒有了印度,也就沒有了大英帝國!

要知道,此時的英國國王之所以能夠自稱皇帝,而不僅僅是國王,就是因為他們頭上有一個掠奪自莫臥兒王朝的“印度皇帝”頭銜。一旦失去印度,那麽皇帝的尊號也就隨之而去,只能重新降格成國王了。

雖然實際控制的地盤越打越小,手下的印度土兵不斷嘩變和倒戈,但是替英王看守這塊富饒殖民地的印度總督、印度副王兼印度英軍總司令,曾經在北非把意大利人揍得差點斷氣,然後又被沙漠之狐隆美爾率領德國非洲軍揍得半死的阿奇博爾德·韋維爾元帥,卻始終沒有在逆境之中氣餒,更沒有在命運面前屈服。

依靠著從孟買港斷斷續續獲得的一點兒海上援助,還有首府德裏的堅固工事和多年經營,還有利用各路印度起義軍的內部矛盾,韋維爾元帥指揮的數萬駐印英軍,一直在這種仿佛驚濤駭浪一般的逆境中苦苦掙紮、困獸猶鬥,就如同近百年之前遭遇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時候一樣,咬緊了牙關跟四方蜂起的造反者鏖戰不休。

理所當然的,迄今依然掛著米字旗的孟買港,也成了印度起義者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由於巍峨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來自印度洋的豐富水汽,迫使它們無法進入青藏高原,只能在此之前化作大雨落下,使得印度成為了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區之一。眼下正值印度的雨季,又恰逢一場熱帶風暴悄然臨近。所以,此時的港口城市孟買,就正被籠罩在一場滂沱大雨之中。

因為漲潮堵塞了排水系統,城市的街道被齊膝的積水淹沒,海面上也是一派陰雲密布,風急浪湧。

但是,即便是鋪天蓋地、宛如天河倒傾的豪雨,也無法澆熄人類互相廝殺和毀滅的“熱情”。

孟買港郊外的陸地上,隆隆的炮聲、噠噠的機槍聲和雷聲交織成一片,成千上萬名穿著黃綠色制服、裹著包頭巾的印度國民軍士兵,正在和身穿沙漠迷彩服,剛剛從中東緊急增援過來的英軍殊死搏殺,雙方一條戰壕接著一條戰壕地激烈爭奪,彼此被暴雨淋得渾身濕透,在泥濘中翻滾,怒吼,廝打。

雖然印度國民軍始終無法突破英軍的核心工事,卻也切斷了孟買守軍跟英屬印度殘余統治區的陸上聯系——跟澳門或廈門的地形有些類似,孟買最初是一個距離大陸不遠的島嶼,後經不斷疏浚和填充成為半島,並築有橋梁和長堤與大陸相連。所以,當敵人大軍壓境的時候,城市跟外界的陸地通道很容易被切斷。不過英軍對此也早已有所準備,在城市的陸地通道上預先設置了陣地和工事,準備讓印度反賊把血流幹。

但問題出在他們背後的大海——此時印度洋上的制海權,已經不再屬於大英帝國了。

因此,對於孟買這個港口城市來說,更加致命的一刀,已經從他們身後的大海上悄然插來!

——雖然阿拉伯海的洋面上,早已是一派驚濤駭浪、暴雨如注,但飄揚著旭日旗的武藏號、美濃號、信濃號三艘日本超級戰列艦卻全然無畏,在波峰浪谷之間穩重穿行,同時緩緩轉動著炮塔……隨後,460毫米口徑的巨炮噴出長長的眩目光焰,吐出重達近一噸的鋼鐵彈丸。致命的彈九在空中劃著弧形彈道,落到孟買的市區和要塞工事上,立刻騰起一叢叢刺眼的火光。足足一分鐘後,隆隆的爆炸聲才從岸上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