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大明帝國的喪鐘(中)

北直隸,順天府,天津衛

隨著大運河溝通南北,成為國家的經濟命脈,而永樂皇帝朱棣又遷都北京之後,天津就逐漸成為了北京的東南門戶,以及重要的航運樞紐,從此同都城防衛與經濟繁榮緊密聯系到了一起。

永樂二年,天津衛城開始築城。由於城垣東西長、南北短,故而俗稱“算盤城”。弘治四年,朝廷又對天津土城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在城墻外包上了磚石,並在各城門上增建甕城和城樓,為東、南、西、北四門分別題匾,名為“鎮東”、“定南”、“安西”、“拱北”,以明代的建築標準,絕對堪稱是雄偉高大、堅不可摧。

不過此時此刻,在天津的城墻下,卻到處是尚未掩埋的累累屍骸,離城不遠的荒地裏,還丟棄著許多被毀壞的戰車與長梯。即使是青磚壘砌的城墻上,也布滿了傷疤,磚木結構的城樓和墻外的房舍盡皆被焚毀。原來城池周邊的諸多衛星村鎮,也皆被戰火焚毀一空,居民不是填了壕溝,就是遠逃他鄉。

天津城南二裏外,靠著運河旁邊的荒蕪田野裏,紮滿了各式各樣的營帳。在一處最為豪華的中軍大帳外面,陜西三邊總督洪承疇右手按劍,望著地平線上那巍峨的天津衛城,心中一腔無名火簡直要噴薄而出。

——從今年春天開始,洪承疇率領五萬秦軍追擊流寇,從陜西橫跨山西一直打到了北直隸,接下來因為京畿糧荒,又奉命南下山東“就食”,支援山東巡撫朱大典清剿聞香教妖人,並且一度越境攻入南直隸的徐州府……沿途連續轉戰五省之地,差不多從西到東打穿了整個北中國,堪稱是艱苦卓絕到了極致……

待到遼西將門倒戈投虜,女真鐵騎大舉入關,京畿要地全面告急之後,接到求救信的洪承疇,又不顧自己的部隊長途轉戰、士卒疲倦,再次率領秦軍掉頭沿著運河北上,企圖進京勤王……如果要評選“本年度感動大明的十佳勞模典範”的話,洪承疇和他麾下這支任勞任怨的秦軍,絕對能光榮上榜。

但是,大明帝國的朝野上下,又是怎樣對待這支沖破關山險阻,千裏奔赴國難的忠勇之師的呢?

先前在京畿剿賊得勝之後,朝廷就對秦軍應得的犒賞推三阻四,只是舌燦蓮花,空口許了一堆嘉獎,但卻甚至連糧秣都不肯供應,反倒是索要賄賂的大小官員來了一撥又一撥。移師到了山東之後,雖然從縉紳富戶身上刮了一點油水,還奪取了一些戰利品,但相較於大軍征戰的龐大開銷,洪承疇還是深感杯水車薪、入不敷出……而如今在天津城外的遭遇,更是讓洪承疇和他的部下幾乎氣炸了肺。

——在秦軍尚未趕到的時候,遼西叛將吳襄已經率領兩萬兵馬長驅直入,進抵天津城下,不僅肆意劫掠郊野,還裹挾了附近的數萬鄉民,大舉蟻附攻城,很快就將兵微將寡的天津衛城打得搖搖欲墜。

正在緩緩北上的洪承疇聞訊,立即親自率領大軍急行軍前來天津增援,在一番激戰之後,成功擊退了關寧軍,暫時解了天津之圍。不料關寧軍退走之後,天津巡撫杜三策卻下令緊閉城門,不讓秦軍任何一人進城,接下來更以城內無糧為由,拒不提供糧草,只命人從城上扔下一千兩銀子,讓洪承疇自己去買糧吃。

這可真是荒天下之大稽了——如此一番慘烈的兵災過後,這天津城周邊幾乎所有的村落城鎮,都已經淪為了廢墟,你這邊不肯打開公家府庫的話,又讓洪承疇去哪裏去買糧食?

更何況,就算洪承疇在城外有地方可以買糧,眼下由於聞香教妖人起事,截斷運河,江南漕米無法北上的緣故,山東濟南的米價都已經漲到了四十兩銀子一石,在北直隸的糧價只會更加昂貴,據說京中米價已經到了每石八十兩……區區一千兩銀子,能買來多少米麥?只怕還不夠五萬秦軍吃上一頓飽飯呢!

洪承疇此次率領大軍從山東回師勤王,隨軍攜帶的糧草本來就不太充足,將士們饑一頓飽一頓,只盼著在天津打了勝仗之後,能有一頓飽飯吃,誰知卻連這個小小的願望都得不到滿足!現在軍中所余的糧草,只能讓將士們每天吃一餐稀飯。即使如此,也只夠支撐區區五日,再接下來就只能四處去挖樹皮草根了!

眼看著天津衛城是油鹽不進,怎麽也搞不到糧食了,洪承疇只得命令親信幕僚帶著他的手諭和令牌,到靜海縣去調集糧食,不料靜海知縣亦以城內無糧為由,拒絕供給糧草,還把洪承疇的使者亂棍打了出來!

想不到自己一心精忠報國、急公好義,最後卻是落到了這個結果,原本脾氣就不算太好的洪承疇,這些日子更是肝火旺盛。近日來,他已經開始派遣軍隊四處“打草谷”,怎奈北直隸這些年戰亂災荒不斷,富家大戶不是躲在了有城墻保護的城池裏,就是搬家去了江南“避囂”,弄得秦軍就是想搶糧都沒處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