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

第十八個瞬間:沒想到與不科學

1630年12月7日,澳大利亞西北海岸

一艘來自南美洲新興勢力“東岸共和國”的探險船“斬波號”,正在洋流和蒸汽機的推動下,沿著澳大利亞西部海岸線緩緩北上。由於風向不順的緣故,“破浪號”桅杆上的風帆都落了下來,只有船舷兩側巨大的明輪還在不斷旋轉,給順著洋流漂泊的探險船提供加速動力。

李毅上尉站在探險船的艉樓上,漫不經心地用望遠鏡打量著東邊滿目荒涼的海岸線。

確實,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埋著無數很容易開采的優質礦藏,但對於人少國小的東岸共和國來說,卻並沒有什麽意義。而李毅上尉此次遠航的主要目標,也並非是為東岸國奪取一塊澳洲殖民地。

——他此次出海探險的最重要目的,是設法繞開歐洲列強的封鎖,打通一條前往大明帝國的航線,以便於為坐落在後世南美烏拉圭地區的東岸共和國,搜集到更多數量的中國移民。

自從五百多名來自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穿越者,在拉普拉特河東岸的後世南美烏拉圭地區奠基立國之後,從遙遠的大明輸入同文同種的人口,以保證主體民族數量,維持國家穩定,就成為了東岸的一項國策。

然而,位於南美洲的中南部,毗鄰大西洋的烏拉圭,距離中原故土實在是太遙遠了。東岸國如果想要獲得大批的明朝移民,唯一的辦法就是通過葡萄牙人的渠道,委托他們到中國去招募流民——在這年頭,他們是唯一在中國有據點和門路的西方人,西班牙人與荷蘭人都還沒打開跟明朝直接交流的路子。

很顯然,任何壟斷的生意都會導致暴利。更要命的是,在九千公裏之外的北美洲原時空紐約地區,還有另一個華人穿越者集團“華美國”,同樣有著從東方輸入華人移民的迫切需要。在兩個買主的競拍搶購之下,唯一的“供貨商”葡萄人趁機坐地起價,讓南北美洲的兩個華人穿越者集團都叫苦不叠——這項人口生意搞到最後,從明朝運輸一個移民到美洲的價格,居然被葡萄牙人炒到了足足四百兩銀子!這還是最起碼的底價!如果運來的是個瘦弱小姑娘的話,這麽多身價銀子恐怕都已經跟她的體重差不多了!

而在同一時代的明朝,買一個小姑娘的身價最多不過四兩銀子,便宜的往往只要一兩到二兩……

於是,華美國和東岸國這些年來建設紡織、冶金、制藥、曬鹽等諸多“先進”產業,利用技術優勢提前進行工業革命所取得的相當一部分發展紅利,就這樣被壟斷著流通渠道的葡萄牙人給一口吞了個幹凈。而通過人口貿易從美洲兩個穿越者集團身上刮到的油水,則達到了葡萄牙王國每年財政歲入的五分之一!!!

如此代價昂貴的大宗開銷,華美國和東岸國在咬著牙堅持了幾年之後,終於無法忍受下去,相繼開始了對東方航路的獨自探索,可惜事情從一開始就不順——為了獲得通往東方世界的中繼站,華美國和東岸國幾乎同時在南非建立了殖民據點,然後因為一山不能容二虎的關系,很快就爆發了嚴重的武力沖突……從公元1628年開始,雙方的土著附庸軍在南非展開了武裝對峙和小規模交火,掛著藍白五星旗(華美國)和紅底雙劍蒼鷹旗(東岸國)的戰艦彼此打開了炮門,互相劍拔弩張,一場南非戰爭仿佛一觸即發。

最終,鑒於北美的華美國已經擁有蒸汽裝甲戰艦,在南非戰場上的火力和兵力都處於優勢,南美的東岸國被迫妥協退讓,以和談收場——華美國得到了南非的地盤,但出於同胞之誼,港口也必須對東岸國開放,殖民地政府裏也插了東岸國方面的人,有點兒類似於民國上海的公共租界。然後,灰溜溜撤出南非的東岸國殖民者,轉而搬家去了馬達加斯加島,在這裏建立了一個港口“塔城”,作為前往東方的挺進基地。

再接下來,東岸國在1629年派出兩艘戰艦嘗試了一次對東方的遠航,結果在馬六甲海峽被荷蘭艦隊揍得屁滾尿流、落荒而逃——這個時代的英國海上強權還沒發展起來,荷蘭才是威震全球的海洋霸主,在全世界擁有至少六千條戰艦和武裝商船,海上馬車夫的名號可真的不是白叫的!

而作為控制香料貿易的要害,巴達維亞的荷蘭艦隊實力也是相當強大,僅次於荷蘭本土而已。憑借著如此強大的艦隊,荷蘭人在這個世紀幾乎壟斷了東方航線,尤其是至關重要的馬六甲海峽,更是被荷蘭人視為禁臠。除了少數與他們做過利益交換的英國、法國或丹麥船只,在和平時期或許能通過外,其它勢力只要一出現在孟加拉灣和馬六甲海峽附近,就會遭到荷蘭艦隊的襲擊。